第五章 日常生活 6生老病死
【半截身子入土】 比喻年事已高,死期臨近。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第
四冊:“《東坡誌林》:“桃符仰觀艾人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曰:
‘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今俗有半截身子入土之語。”亦作“半截子入土”。姚雪
垠《李自成》第一卷二十七章:“咱自小兒受窮罪,受欺負,直到如今,半截子入土啦,越
走越沒路。”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謂病來得快,好得慢。《紅樓夢》第五十二
回:“你太性急了,俗語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又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這麼
靈藥?你隻靜養幾天,自然就好了。”
【病入膏肓,難以藥救】 膏肓(huāng):中醫學人體部位名,膏指心下部
分,肓指心髒至隔膜之間。舊謂疾病進入膏育之間,藥力達不到,難以挽救。也比喻事態嚴
重,無法挽救。語本《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藥不至焉
。”《女開科傳》第二回:“是知世態澆漓,居心多不幹淨,弄巧成拙,比匪生非……總是
病入膏肓,難以藥救,嗚呼晚矣,噬臍何及。”
【除死無大災】 意謂再沒有比死更大的災難了。《勘頭巾》第四折:“殺
了劉員外也是我來,和他老婆通奸也是我來。除死無大災。饒便饒,不饒,不饒把俺兩口兒
就哈喇了吧。”
【好漢隻怕病來磨】 意謂人怕疾病纏身。《夢筆生花二編》卷六:“好漢
隻怕病來磨,悶到頭來瞌睡多。”
【好死不如惡活】 快活地死去不如痛苦地活著。《三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九回:“大娘你若一死,倒洗不清,耐煩再守三頭五月,事決明白,他回心轉意,還有和美日子;自古道得好:‘好死不如惡活’,且自寬心。”《嶽飛傳》第二十三回:“我想死來的,我一核計,好死不如賴活著,所以我才回來了。”
【黃泉路上無老少】 黃泉:指陰間。謂不論年齡大小都有死亡的可能。清?繆蓮仙《夢筆生花》初編卷八:“黃泉路上無老少,公門裏麵好修行。”王少堂《武鬆》第六回:“哥哥,黃泉路上無老少,小弟如有不測,我的家小也要望大哥照應。”
【街死街埋,路死路埋】 意謂對於死不在乎。《金瓶梅》第四十六回:“想前日道士說我命短哩,怎的哩,說的人心裏影影的;隨他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陽溝裏就是棺材!”
【久病故人稀】 故人:老朋友。病得時間久了,連來看望的老朋友也會稀少。李瑞科《女皇武則天》第五十九回:“常言說‘久病故人稀’,一點不假。女皇臥病三個月了,太子和宰相無一人前來侍候湯藥,可見其忠心如何了。”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比喻為美女而死,死得光彩。劉雲若《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二回:“他一高興,居然把僅有的一點養老費和棺材本兒,取出都給鳳來作了戲裝,花了零錢,漸漸落得借貸度日,還和鳳來形影不離,好像自己早認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命運了。”
【怒氣傷肝】 發怒會損傷肝髒。《後漢演義》第八十五回:“俗語說得好:‘怒氣傷肝’,周瑜得病未愈,哪禁得一番盛怒?頓致口吐狂血,暈倒地上。”
【千金難買一口氣】 謂人的生命是用金錢買不到的。袁靜等《新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我要叫你死,隻要我動動嘴皮子就行了,可是我不願意叫你作無謂的犧牲,千金難買一口氣啊!”
【千死萬死,終須一死】 謂人終究要死去。《殺狗記》第十出:“苦嗄!千死萬死,終須一死!不如往城南汴河之中,尋個自盡,免得被人恥笑。”
【輕生不如忍死】 謂與其輕生自殺,不如忍受住痛苦活下去。《麟兒報》第七回:“依我看來,輕生不如忍死。婚姻既以父命為正,何不忍死以待老爺歸家,自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