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拿我的自由去與慈善作交易,也不會拿我的尊嚴去與發給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決不會在任何一位大師的麵前發抖,也不會為任何恐嚇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驕傲而無所畏懼。我勇敢地麵對這個世界,自豪地說:

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已經做到了。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一位企業家所必備的。

施氏食獅史

語言學大師趙元任有感於中國文字同音異義的特色,寫過一篇“同音文”《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明代碑刻家訓

太原雙塔寺保存有一塊大碑,此碑上題《近溪隱君家訓》,下方落款是:“山西安察使仲男呂坤刻石”,考為明代萬曆辛卯,即1591年時,碑文為:

存陰騭心,幹公道事,做老成人,說實在話,把天理先放在頭上。處人隻要個謙遜,居家隻要個和平,教子隻要個學好,吃穿隻要個飽暖,房舍家火隻要個堅牢有用,冠婚喪祭隻要個合理。才開口便想這話中說不中說,才動身便想這事該不該做,才接人便想這人可交不可交,才見利便想這物該取不該取,才動怒便想這氣該忍不該忍。處身要儉,與人要豐,見善就行,有過便認,尤可戒者,奢侈一節。令人勞作無益隻圖看相,強似費了財帛誇俗人眼目,不如那比夕錢糧救窮漢性命。錦上添花,何用彼冬無破絮者。此日天地生靈,案前積肉,何為彼日無飽糠者皆同胞。赤子看那慳吝攢錢之人生驕奢破家之子。天道甚明,愚夫不悟,爾曹切記吾言。

關漢卿的《不伏老》

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是寫散曲的高手。他閱曆豐富,觀察深刻,立意高人一頭,落筆不同凡響。他的語言文字平中見奇,讀來頗有文趣。他是慣用疊字、排句的巧匠。他的有些小曲散令,幾乎全都是用疊字、排句寫成,如《不伏老》:

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碗豆,恁子弟誰教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圓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扳的是章台柳。我也會吟詩,會篆籀,會彈絲,會品竹;我也會唱鷓鴣,舞垂手;會打圍,會蹴鞠,會圍棋,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無與我這幾般兒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隻除是閻王親令喚,神鬼自來勾,三魂歸地府,七魄喪冥幽,那其間,才不向煙花路兒上走!

這篇文字真可謂汪洋恣肆,痛快淋漓!疊字排句運用之妙,繡手拈來,爐火純青,極富於節奏感。它描寫了一個對戲劇藝術追求至死不渝的反抗者的形象,讀來益情益趣,令人拍案叫絕!

華盛頓紀念塔中的中文碑文

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興建的華盛頓紀念塔,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市中心,其內牆壁鑲嵌有188塊由私人、團體、各城市、各州和其他國家捐贈、鐫刻著各種圖案和曆史故事的紀念石碑,其中有一塊刻有中文的為中國清朝年間所贈。碑呈長方形,高1.6米,寬1.2米,碑的四周是花卉、樹木及人物浮雕,碑文書法工整挺秀。全文如下:

欽命福建巡撫部院大中丞徐繼佘所著《瀛環誌略》曰:按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於勝廣,割據雄於曹劉。即已提三尺劍,開疆萬裏,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

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於諸國異。餘尚見其畫像,氣貌雄顏絕倫。嗚呼,可不謂人傑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裏,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襲之規,公器付之以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

大清國浙江寧波府鐫

耶穌教信輩立石

鹹豐三年六月初七日

合眾國傳教士識

碑文不僅中肯、公正地概括了華盛頓一生的功勳和品德,同時也反映了在封建專製腐朽的清代末期,國人對民主政治的向往之情。

諾貝爾的自傳小品

阿·諾貝爾,仁慈的醫生本當在他呱呱墜地之時就結束他痛苦的生命。

主要優點:不沾光討便宜,不成為任何人的負擔。

主要缺點:終身未結婚,脾氣暴躁,消化不良。

唯一的希望:不要讓人活埋。

最大的罪過:不崇拜財神。

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全無。

自傳就寫這麼多夠不夠呢?還是嫌羅嗦了些!那麼,在我們這個時代,什麼事情才該稱得上“重大事件”這個美名呢?那成千上萬個太陽星球,在銀河這個小小的宇宙漩渦中運行,而它們本身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倘若它們了解到整個宇宙是多麼廣闊無垠的話,就一定會為它們自身的微小而深感羞愧。

用標點符號寫自傳

在一次宴會上,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巴爾肯博士提議,每人使用最簡短的話寫一篇自傳,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為死後刻在墓碑上作墓誌銘。於是大家凝神苦思,展紙命筆。

其中一個滿臉沮喪神情的青年,交給巴爾肯一紙通篇隻有三個標點符號的“自傳”:

——!

巴爾肯問他是什麼意思,年輕人淒然作色道:“一陣橫衝直撞;落了個傷心自歎;到頭來隻好完蛋。”

巴爾肯略沉思,提筆在這篇“自傳”的下邊用力地劃了三個標點符號:

、……?

接著博士用他那特有的鼓勵口吻,對年輕人說:“青年時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長,希望無邊;豈不聞‘浪子回頭金不換’?”

數學家的墓誌銘

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刁藩都,他的生平人們所知甚少。但他的墓碑上的碑文,卻能夠提示人們了解他的生平要事。碑文是這樣寫的:

刁藩都長眠於此。倘若你懂得碑文的奧秘,它會告訴你刁藩都的壽命。

諸神賜予他的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童年;再過了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長出了胡須;其後,刁藩都結了婚,不過還不曾有孩子,這樣又過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過五年,他獲得了頭生子。然而他的愛子竟然早逝,隻活了刁藩都壽命的一半。喪子以後,他在數學研究中尋求慰藉,又度過了四年,終於結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