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儂詞
趙孟頫年輕時娶管道升為妻,管亦頗有才華,夫妻感情甚篤。後來,趙孟頫升學士,結交的都是些達官顯貴。趙孟頫羨慕他們的豪華放蕩的生活,也想娶妾作樂。但是,趙孟頫與管道升畢竟夫妻多年,一下子難於開口,於是便作了一首詞,試探管道升。詞曰:
我為學士,你做夫人;
豈不聞王學士有柳葉桃根,
蘇學士有朝雲暮雨?
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
你年紀已過四旬,
隻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看到丈夫所寫的詞,心裏很難過。麵對丈夫出的這道難題,管道升也以詞作答。詞雲:
你依我儂,特煞情多。
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然後將咱倆,一齊來打破,
用水重調和:
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
我身上有你,你身上有我;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頫看到妻子寫的《我儂詞》,感情上受到很大的震動。管道升心靈筆秀,真摯的感情打動了趙孟頫,使他打消了原先的念頭。
張才女吟詩辯理
清乾隆年間,江南有一才女張宛玉,能詩善文。因媒妁之言,婚嫁淮北一姓程的商販,夫婦性情不融。張宛玉乘丈夫外出經商時私自逃至江寧縣親戚家中。程某發覺了,便告狀到他所在的山陰縣衙。
當時素負盛名的詩評家袁枚在江寧縣任知縣。張宛玉在江寧被捉拿歸案,寫詩一首表明主張:
五湖深處素馨花,誤入淮西估客家。
偶遇江州白司馬,敢將幽怨訴琵琶?
袁枚不相信普通民女有此才華,就指公堂前的一枝枯樹為題,要張宛玉當麵答詩。張氏略加思索,一揮而就:
獨立空庭久,朝朝向太陽。
何人能手植,移作後庭芳?
袁枚見詩十分佩服,吟思再三,給山陰縣令修書一封,代張氏求情:“才女嫁俗商,不稱。故釋其背逃之罪,且放歸矣。”張氏返故鄉後出家為尼。
人麵桃花的傳說
一年清明節,唐代詩人崔護獨遊城郊,走到一個花木繁茂的村莊,前麵有一家農舍前桃花盛開,寂若無人。崔護口渴,便輕輕叩門討水。
門開了,出來的是一個嬌小玲瓏的姑娘。她端了碗茶水給崔護。崔護被她的嬌姿娟態吸引住了,久久不願離去。那姑娘也倚桃樹佇立,含情脈脈。
來年清明,崔護又獨自來到此地,見門反鎖,不勝惋惜,題了一詩於門扉: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