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把最胖的推下去

學生會舉辦有獎征答,賽題是五個名人搭乘一個氣球,五個人分別代表各自領域的最高水平:一個是文學家,一個是化學家,一個是物理學家,一個是醫學家,一個是氣象學家。氣球突然遇到風暴,要把其中兩個人推下去,才能保證氣球的安全,問題是,究竟把哪兩個人推下去?

不久,接到了許多答案,其中大多旁征博引,洋洋灑灑地分析各人的功過輕重,然後拿出自己的看法。

但最後評審委員卻把頭獎給了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兩個推下去!”

為什麼火箭跑得快

老師:“貝克,為什麼火箭跑得那麼快?”

貝克:“誰的屁股著火了還不拚命跑呀!”

鼠的壽命

老師:“彼得,你知道老鼠能活多少年嗎?”

彼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那要看老貓的心思了。”

堵耳聽進

老師:“彼得,你為什麼老是把一隻耳朵捂住?”

彼得:“你不是說,我在聽課時,總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嗎?我堵的是出耳朵。”

珍奇動物

課堂上,老師問:“同學們,誰能說出一種南非的珍奇動物?”

“北極熊!”小娜不假思索地站起來回答。

“孩子,”老師和藹地對小姬說,“在南非是找不到北極熊的。”

“我知道!”小娜說,“正因為這樣,北極熊在南非才是珍奇動物嘛!”

尊重

老師問他的學生們:“公牛和母牛在田野裏,這句話正確嗎?”

大多數學生回答說:“是的,完全正確。”

一個男孩子提出:“不,不正確。應該說‘母牛和公牛走在田野裏’,否則,就是不尊重女性。”

足球與爸爸

托比的爸爸給托比買了一個小足球,他把它帶到學校去,玩得挺開心。

老師過來了,摸著托比的頭說:“托比,你已是一個小學生了,不再是幼兒園裏的孩子,要懂得關心同學。把你的球借給那個沒有爸爸的可憐的小男孩,好嗎?”

托比猶豫了一會兒,說:“我能不能不借給他足球而借給他爸爸呢?”

一條母魚

美術課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條魚,然後讓同學們照樣子畫下來。

德裏坐在那裏一動不動,老師生氣地說:“限你一個星期,畫出和黑板上一模一樣的100條魚來。”

到了下個星期,老師叫德裏交出畫來,德裏交出去的白紙上隻有一條。老師問:“怎麼隻有一條呢?”

德裏回答:“我畫的是一條母魚,它會產出99條小魚。”

以牙還牙

在美國加州的一所小學裏,有不少學生正戴著不鏽鋼牙箍接牙齡矯正手術。

有一天,一位教師試著引發學生回答什麼是“反哺”就舉例問道:“你們的父母親現在花了很多錢替你們矯正牙齒,將來父母年紀老了,你們就花錢替他們鑲了假牙,這種情況叫什麼?”

有位學生答道:“以牙還牙。”

“請勿踐踏”

第一次當代課老師,心中不免又興奮又緊張。進入教室時,我發覺黑板上寫著:“歡迎新老師!請勿踐踏,謝謝!”我感到奇怪,便問為何寫“請勿踐踏”。

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答道:“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稻粱不易謀

我問學生:“我告訴父親,前天我看的馬戲中,有個節目是一個人把頭放在獅子的口裏,父親聽了搖頭說:‘這碗飯真不容易吃。’我知道這幾個字你們都認識,但是你們懂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那就是說,獅子在想:頭太硬,恐怕不容易吃。”

雷雨時

老師:“你們注意了沒有?閃電老是在雷聲之前。”

學生:“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人們的眼睛不都是長在耳朵的前麵嗎?”

歪說

麵對班級裏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眼睛乃心靈的窗戶,你們可不要讓它被玻璃所遮,失去原來的光亮。”

語音剛落,一同學起立說:“老師,既然是窗戶,天冷怎麼能不配玻璃呢?”

真正的“飽和”

化學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同學們用現實生活中見到過的實例來說明“飽和”這一概念。

一位同學忙舉手說:“比如乘公共汽車的時候,人多得連車門也不能關上。”

“不,這還不算”,有人馬上站起來說道,“隻有當後門擠上來一個人,前門馬上被擠下一個人,這才是真正的‘飽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