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資源警鍾敲響,節約時代來臨 (2)(1 / 2)

奧巴馬在就職之後不久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提出要求聯邦政府部門在90日內節省1億美元開支,雖然這個數字僅占2009年美國政府4萬億美元開支預算的00025%,卻讓人們看到奧巴馬政府厲行節約的決心。

奧巴馬的這項新措施要求政府部門首長要從日常營運中列出可以節省的開支,然後在90日內向總統彙報。雖然這1億美元實際上隻相當於桶內一滴水。但奧巴馬表示這是一個開端,將會取得聚沙成塔的效果:這裏省1億、那裏省1億,各個城市一起施行,就可累積成一筆可觀的款項。而最重要的是,由此引發人們節約的意識,重視資源一點一滴的使用。

隨著金融危機肆虐,發達國家開始大興節約之風。把節約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具體內容中來。而在能源工業方麵,發達國家的節能工作從1973年中東戰爭引起的石油危機就開始了。大致分為兩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安全推動”階段,著眼於防止能源供應中斷導致的經濟衰退和社會恐慌;20世紀90年代之後的“環保推動”或“可持續發展推動”階段,著眼於通過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減少溫室氣體及汙染物排放,確保全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進入21世紀後,能源緊缺問題日益緊迫,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被提升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有些國家甚至將節能視為與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

目前,新興的節能產業在全世界範圍內已初步形成,出現了眾多專業的節能企業。新能源的推廣應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新產業外延不斷拓展,幾乎滲透到國民經濟所有領域。美國現在已經擁有專業節能企業2100多家,僅紐約的營業額就達855億美元;加拿大的節能服務市場規模達到200多億加元;日本節能服務公司已經從1997年的5家發展為2006年的70家,全世界範圍內正在醞釀一場規模浩大的“綠色革命”。

生態危機遠比金融危機可怕——中國已成為全球生態負債國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已經讓很多人對經濟寒流感同身受,工廠關閉,企業裁員,就業和薪資受挫。然而,金融危機經過一段時間就可緩解,然而,在經濟繁榮背後,環境惡化引起的生態危機,帶來的深遠災害遠遠超過金融危機的影響。

下麵是一個令人感到痛心疾首的案例。

一個3000多人的小城鎮,10多年來,由於毗鄰的錳礦開采和加工企業將廢水直接排入河中,每年隻能在農曆的“正月初一”和“七月十四”兩天喝到幹淨的河水。因為正月初一是過年,七月十四是民間的“鬼節”,隻有這兩天錳礦廠不開工。

這是發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大新縣下雷鎮的一個案例。下雷鎮位於大新縣的西部,與百色市靖西縣湖潤鎮接壤,邏河自靖西縣湖潤鎮流經下雷鎮,在湖潤境內約數公裏,在下雷鎮境內近三十公裏,於是當地人也稱之為下雷河。

如今的河水基本呈黃色,遠看像一條黃龍,近看黃中帶黑。檢測結果表明:下雷河與靖西交界斷麵總錳含量為348毫克/升,總錳含量超出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338倍;水中懸浮物為112毫克/升,超標27倍。

下雷鎮布東屯處於下雷河的下遊,有村民100多人。下雷河上遊段的水質都非常好,但是由於當地錳加工企業及洗礦點直排洗礦廢水,導致下遊水體含錳量超標。這些洗礦點經常在晚上排水,早上7點經常會看到從上遊流下來的泡沫和黑水。

布東屯碼村民喝的是從3公裏外的山頭引過來的泉水。20世紀80年代河水還能喝,90年代以後就沒法喝了。現在連遊泳都沒人敢下河,在河裏洗手也隻能是越洗越黑。

而下雷鎮還有近十個村屯像布東屯一樣飲水困難,近千名村民10年來一直處於“住在河邊無水喝”的尷尬境地。

經濟的發展快慢也許隻關乎人們的生活問題,而生態危機帶來的卻是對人類聲明的威脅。伴隨著經濟發展中的快速消耗,中國現已成為一個生態負債國。在今天的中國,過度工業化的沿海,正遭遇很大的生態危機。

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承接的國際轉移主要是輕紡工業、電子業。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到新階段,中國工業也進入到重工業、精細化工、高端裝備製造業這一階段。隻有在這些重化工業方麵成為強國,中國才能從根本上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強國。目前中國很多生產電子、紡織、輕工產品的工作母機要靠進口,而要想在這些輕工業方麵得到持續發展,就要加強重工業、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當前中國正麵臨承接許多國際重工業的轉移。

中國多年的外貿出口創造了大量的外彙,但這是犧牲了中國的環境和資源換來的。那麼,在中國未來承接國際重工業的過程中,如何在發展重工業的過程中保護資源與環境是一個不可逃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