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言不知學處第八十三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佛告諸苾芻。半月半月應說波羅底木叉戒。時諸苾芻奉教而說。六眾苾芻聽戒之時作如是語。具壽我今始知是法在戒經中說。諸苾芻報曰。豈可具壽於半月半月說戒經時不聽聞耶。六眾答曰。我今豈可唯聽說此更無餘事。於諸欲境亦複思量。諸苾芻白佛。佛言。此等愚人輕慢學處。乃至我觀十利。為諸弟子製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複苾芻半月半月說戒經時作如是語。具壽我今始知是法戒經中說。諸苾芻知是苾芻若二若三同作長淨。況複過此應語彼言。具壽非不知故得免其罪。汝所犯罪應如法說悔。當勸喻言。具壽此法希奇難可逢遇。汝說戒時不恭敬不。住心不殷重不。作意不一想不。攝耳不策念而聽法者。波逸底迦
若複苾芻者謂是六眾。餘義如上。說戒經時者。謂從四他勝乃至七滅諍法。相次而說詮其要義。我今始知等者。謂六眾苾芻與餘苾芻屢同聽戒。而彼故言我不知者。意欲令他心生憂悔故。誼惱時眾故。諸苾芻當勸喻言等者。明不恭敬等有所虧失故。此中犯相者。苾芻見說四他勝時。如是乃至十三殘罪七滅諍法。作如是說者一一說時。皆得波逸底迦罪。若實不了知如愚癡人者。說實無犯。又無犯者廣說如上
作針筒學處第八十四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有一工人。名曰達摩。善牙骨作。先於無衣外道心生敬信。因來寺中就乞食苾芻。而聽法要。遂於佛教深起信心。複為演說七有事福業。彼既聞已作如是念。我先無知歸露形者。彼以拔發為業苦身修行。既處邪邊靡涉中道。我今宜應棄彼為教契想真宗。現在當來冀希津濟。然我家業貧窶難修福業。宜可自勵役已惠人。即便以自工巧告諸苾芻曰。我善牙作。若須針筒我當施手。時有苾芻令造象牙針筒。奇巧可愛。餘苾芻嗟歎驚訝複令其作。如是轉展乃至多人。匠者象牙因斯罄盡。複令骨作骨盡。用角角複終盡。時彼工人因致貧困。衣不掩形食不資口。時露形者見而告曰爾於昔時歸依我等家道豐贍。今依剃發遂致困窮。以此察之孰為勝侶。時諸少欲苾芻。聞是語已共生嫌賤。雲何苾芻使他工人不知量度。以至貧窮複致譏醜。以緣白佛。佛告諸苾芻。廣如上說。乃至製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複苾芻用骨牙角作針筒。成者應打碎。波逸底迦
若複苾芻者謂此法中人。其骨牙角如事可知。有二種針筒。一筒子二合子。若用骨牙角作者。二皆不許。若自若他並不應作。若成者即應打碎。其罪說悔。其所對之人應問雲。爾針筒打碎未。若不問者得惡作罪。問以方悔。苾芻應用竹葦為筒。或氈片等以安其針。時可數看勿令生垢。此皆無犯。又無犯者廣說如上
作過量床學處第八十五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時有苾芻人間遊行。至逝多林門日暮門閉。即於門屋下坐短腳床。既洗足已斂身入定。有蛇愛冷在床前住。見苾芻垂頭遂螫其額。因致身亡。遂生三十三天端拱而坐。時天帝釋遣五百婇女而為給侍。天女瓔珞出妙音聲。能令聞者心生愛樂。時彼天子雖聞其聲不相觀視。彈指告言。姊妹何因惱我。天女見已嗟歎奇異。遂以其事往白帝釋。天主報曰。汝等可持大鏡安在彼前。女便置鏡。時彼天人方睹自身。具諸瓔珞周匝嚴飾。深生厭離說伽他曰
於此世間中 人身最難得
正信如來教 出家為更難
如斯難遇事 而我已曾得
雲何喪法眼 墮於牢獄中
我不得正見 終不受欲樂
由斯障解脫 當淪於惡趣
我居天女內 如被鬼神圍
入此愚癡林 雲何當出離
法爾諸天初生之時得三種念。我於何處死。今於何處生。複由何業力。即便觀知從人中死。生在三十三天。由淨持戒善業所感。作是念已。時諸天女告天子曰。大仙。今可往禮帝釋。方與我等共為歡戲。天子答曰。姊妹天主帝釋者。已能遠離染嗔癡耶。白言未離。天子曰。姊妹我昔歸依大師世尊。離染嗔癡而行禮敬。雲何今時禮具三毒。姊妹頗有因緣能令帝釋禮敬我不。天女答曰。有勝苑園名為妙地。中有住處是天仙所居。若在其中而出家者。帝釋自往申其禮敬。是時天子於天婇女作鬼神想。棄之而去。往妙地中天仙住處。於彼眾內而為出家。爾時帝釋聞是事已。詣苑園中躬申禮敬。稱善而退。天子自念我若不往禮覲世尊。即受天樂者是所不應。今我先當禮世尊足是時天子。以天四花置衣裾內。諸妙瓔珞具莊嚴身。猶如壯士屈伸臂頃。於天宮沒現逝多林。由彼天光威神力故。光明赫奕周遍照曜逝多園林。詣世尊所頂禮雙足。即以天花布在佛前虔誠供養。繞佛三匝在一麵坐。以妙伽他請世尊曰
我居天女內 如被鬼神圍
入愚闇稠林 雲何修出離
世尊告曰
有妙平直道 去處無所畏
法忍為大牛 牽車無亂響
慚愧充機褥 專念為侍從
智慧禦車人 正見令前導
若有善男女 乘此安隱車
一心無異緣 能至最勝處
爾時世尊。觀彼天子意樂根性。隨機說法令得開悟。即於座上以金剛智杵。摧破二十種薩迦耶見山。得預流果。既見諦已白佛言。世尊。由佛令我於諸難中得解脫果。此非父母高祖人王及諸天眾。沙門婆羅門親友眷屬之所能作。我逢世尊大善知識故。於地獄傍生餓鬼趣中拔濟令出。安置人天勝妙之處。盡生死苦得涅槃道。幹竭血海超越骨山。無始積集。身見之山。以智慧杵而摧破之獲得初果。我今歸依佛法僧寶。始從今日乃至命存。受五學處不殺生乃至不飲酒。唯願世尊證知我是鄔波索迦。即於佛前說自慶頌曰
我由佛力故 永閉三惡道
得開天妙門 長升涅槃路
我依世尊故 今得清淨眼
證見真聖道 超過有海岸
佛超於人天 離生老死過
有海中難遇 我逢今得果
我以莊嚴身 歡心禮佛足
右繞除怨者 今往赴天宮
爾時彼天於生死中得未曾得禮佛足已更以天花至誠供養。便往天宮忽然不現。時逝多林授事苾芻。至天曉已便開寺門見彼苾芻在小床上端坐命終。複見毒蛇住其床下。即以此事往白世尊。世尊告曰。可為焚燒。複告諸苾芻曰。不應下小床上而為寢臥。亦不應床前洗足。違者得越法罪。時六眾苾芻聞是製已。遂作高床腳長七肘緣梯上下。諸婆羅門居士等見生嫌賤。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我今以此為緣。為諸苾芻廣說乃至製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複苾芻作大小床。足應高佛八指。若過作者應截去。波逸底迦
如是世尊為諸苾芻製學處已。時具壽鄔陀夷身形長大。坐彼床。時頦拄著膝。苾芻白佛。佛言前是創製此更隨開。應如是說
若複苾芻作大小床。足應高佛八指。除入梐木。若過者應截去。波逸底迦。若複苾芻者謂六眾也。作大小床者。謂自作使人造。此大床及小座時。應高佛八指者。佛謂大師。此之八指長中人一肘。除入梐木者。除床腳入梐木。此非是量。若過作者。謂量若過應可截去。墮罪說悔如前應作。此中犯相者。若苾芻若為僧作若自為作。過八指量者應截去。其罪說除。對說罪者應可問言。床腳截未。若不問者得惡作罪。其罪不應說悔。若依量作者無犯。又無犯者廣如上說
用草木綿貯床學處第八十六
佛在室羅伐城給孤獨園。鄔波難陀分得大床。以木綿貯安襯而臥。有老苾芻從他處來。合與臥具。其授事人隨次分與。至鄔波難陀房。為彼年老並合得床。鄔波難陀便去襯物分散木綿。令其寢息。苾芻臥已。天曉出房身衣總白。諸苾芻見報言。上座豈可臥在葦苕積中耶。具以上緣告諸苾芻。諸苾芻白佛。佛言。我今為諸苾芻。製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複苾芻以木綿等貯僧床座者。應撤去。波逸底迦
若複苾芻者鄔波難陀。餘義如上。言貯物者有五種。一木綿二草綿三蒲薹四劫貝五羊毛。若複苾芻以五種物自貯教人貯。皆得墮罪。罪應說悔。此中犯者。苾芻若僧私床座。以木綿等而散貯者。皆得墮罪。絮應撤去。罪應說悔。對說罪者應可問言。絮撤去未。若不問者得惡作罪。其罪不應說悔。廣說如上
過量作尼師但那學處第八十七
佛在室羅伐城給孤獨園。如世尊說。汝諸苾芻。若受用僧伽臥具。及餘人物乃至私物。應用襯替。苾芻不識其量遂便大作。小者棄擲。或嫌長短。作務煩多常有營為。妨修善品。廣說乃至為諸苾芻。製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複苾芻作尼師但那。當應量作。是中量者。長佛二張手廣一張手半。若過成者截去。波逸底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