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行為文化是提高教育的有效途徑
學校行為文化的建設
學校文化陣地建設與組織活動策劃學校行為文化的建設管理1.行為文化是提高教育的有效途徑
管理作為一門人文科學,在許多書籍中涉及的大多為對人、財、物以及事件的調控和最優化的處理等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其實管理也是一種人文文化,有其思想和理念的一麵,特別是學校管理,其管理本身就體現了文化性,先進的管理就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文化,正因為此,學校文化的傳承和重建需要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管理來支撐。但是,文化的內涵非常廣泛而且有複雜的交叉,可謂包羅萬象,莫衷一是,在這個前提下,我們選擇將文化管理的內涵和重心指向了“行為文化”。原因很簡單,學校所有的文化都是由人和人的行為來建構的,學校所有的人和行為都在構建學校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行為文化”涵蓋了學校工作的方方麵麵,抑或說學校的各種文化最終都是通過行為體現出來的,它的生成與重建必將給學校帶來新生機、新氣象。
管理科學告訴我們,能夠影響到組織具體行為的信念可能更需要變革。這些信念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比如說人們所接受的培訓、他們個人的經曆、他們對公司未來的理解以及他們對領導者言行的觀察,等等。隻有當這些因素發生變化,從而使人們相信自己以前的觀察和觀點是錯誤的時候,他們的行為才會發生真正的變化。如果一個組織中的人們相信自己所處的是積極向上,前途光明的團隊時,他們就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謀求在這個行業中的發展。自趨力立足於員工的自覺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要,使員工渴求不斷地完善自己,將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員工會熱情主動地投入任務的完成中,甚至不計報酬地尋求創造性解決方案。如果他們相信許多在工作上做出了業績的同仁會得到賞識和獎勵時,他們就會以更大的熱情做出更大的成績,反之亦然。
為謀求學校事業的發展,學校應積極借鑒在企業管理中被有效運用的行為科學原理和行為教育學理論假設,用行為科學的理論在幹部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養、課程設置和改革、學生教育等方麵進行嚐試,以推進學校文化進步和學校的事業發展。
實踐證明,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將極大地增強教育能量,一所校容美、校風好、質量高、聲譽佳的學校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師生置身其間,在長期的熏陶感染中,行為得到規範,心靈受到陶冶,素質不斷提高,相互之間就會產生正強化。學校行為文化作為學校文化的一個方麵,一旦形成,師生就會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接受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一股信念力量向著既定的目標方向努力。當具有特定文化內涵的學校形象被師生認同後,就會以微妙的方式來溝通人們的思想,產生對目標的認同感,從而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團結全體師生員工,規範師生的行為,產生巨大的整體合力,進而推動學校事業朝著的共同的願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