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美育管理的實施

僅僅提高對美育的認識還無法提高管理水平,還需要明確實施美育的正確途徑和方法,才能切實提高美育管理水平。

要抓好美術課和音樂課

美術和音樂是美育的重點學科。美術是通過構圖、造型、設色來創造形象,給人以美的感受。音樂是通過音響、節奏和旋律來塑造形象,喚起人們的感覺,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這兩門學科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它們可以喚起學生對美的感受,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現實生活美和藝術美的理解,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進行美術和音樂教學時,要克服單純傳授知識和死板的技術訓練的傾向。在教學中要適當進行美育知識的教育,加強欣賞課的指導,使學生了解美之所在,讓學生從色、形、聲中受到美的教育,吸取美的營養。

重視各科教學中的美育因素

學校教育中的各個學科、各個環節,乃至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都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拿語文來說,它用不同的體裁、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和現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鞭撻與揭露了各種醜惡的思想和行為。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而且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各種形象的美和心靈美。小學思想品德課裏的助人為樂、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財物等,都是在塑造人的美好心靈;體育課裏的動作美、造型美、體型美等,都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學的曆史地理以及數理化生諸課,隻要從美育的角度去挖掘就不難發現美育因素。當然,通過各科教學進行美育,應該是十分自然的,而不是牽強附會的。

開展課外藝術活動

開展課外藝術活動,是學校進行美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手段。美育主要是通過藝術形象,借助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去發現美,從而使學生感受美。它的特點在於寓理於情,以情動人,在娛樂中接受教育,在愉快中受到熏陶。因此,要有計劃地開展各種課外藝術活動,如朗誦會、故事會、夏令營、冬令營活動和遠足活動以及組織繪畫小組、刺繡小組、歌詠隊等。這些活動既能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愛好和興趣,又可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學生參加校外活動,廣泛接觸大自然的景物,在廣闊的天地裏感受周圍的美,既可培養與鍛煉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又可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在中學,課外藝術活動要逐步提高層次,如參加少年宮、文化館活動,到舉行電影電視討論會、組織小型演出、自辦小型畫展、參加環保公益活動等。

持之以恒地開展“五講四美”活動

“五講”為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為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五講四美”是我國對全體公民進行精神文明建設最起碼的要求,也是人們高尚情操的具體體現。學校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引導學生做到“五講四美”,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提高美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和途徑。因此,學校要持之以恒地開展“五講四美”活動。

發揮環境的美感效應

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學校裏,他們雙目所視,雙耳所聞,無不作用於他們的精神世界。一個整齊、清潔、和諧、色彩配合得當,達到美化、綠化、淨化標準的校園,就是給學生以藝術上的享受,就是讓學生在充滿美感的環境中,塑造美的心靈。

做美的創造者和建設者,提高審美能力

學生不僅是美的享受者,也是美的創造者和建設者。他們隻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逐步提高審美能力,例如一年一度的植樹活動,學生既為綠化、美化校園環境作了貢獻,又在實踐活動中受到了教育,培養和鍛煉了建設美、創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