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學校開展科技課教學的方法
健全組織構建科技教育體係
學校應深刻認識21世紀激烈的科技競爭,實質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學校開設現代科技課,就是要科技教育從娃娃抓起,培養他們對科技的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參與科技活動的能力,從而成為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人才。學校對科技教育工作十分重視,在認真學習借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研究、多方論證,構建起一個較為全麵、係統持科技教育網絡。校長是這個係統的領導者,負責整個係統正常運轉的監控工作。下設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指導各實驗教師製定研究計劃與具體操作實施,通過紮實深入地研究和教學教育工作,最終把學校培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適應21世紀發展的科技創新人才。”
抓好科技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自進行實驗以來,學校領導堅持深入課堂,聽課指導教學,提高科技教育的質量;每星期抽出一天的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實驗教師一起學習現代科技實驗教材編寫總體構想,學習有關加強科技教育的文件和資料及有關的教參、教材等;每兩周彙報一次科技教育情況,期末要寫出1~2篇有見解、有創意的論文,並派教師到先進的學校參觀學習。同時學校還要聘請有關部門的技術人員作輔導教師,舉辦科技報告、講座,為實驗教師訂閱科技刊物,使教師的專業特長,自身素質有一定的提高。師資水平的提高能為科技教育的全麵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落實課堂教學主渠道
科技教育的主陣地在學校,而傳播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意識、訓練科學思維,提高科技能力的主渠道在課堂在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上,我們采取了“一科為主,多科滲透”的辦法,現代科技是國家科委、國家教委新設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主要任務是向學生進行現代科技啟蒙教育,為培養具有創造精神的,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人才奠定基礎,因而我們著力在優化科技課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現代科技教育質量方麵做了比較廣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學科滲透方麵,學校應要求教師在吃透教學大綱、教材的基礎上,認真挖掘教學內容中的科技教育因素,找出最佳滲透點和結合點,把科技教育納入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發揮各科教學的綜合功能,強化科技教育。
開展好科技教育活動
每周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作為全校科技讀寫活動時間,讓學生從家裏或圖書館借來科技圖書,大家在一起互相傳閱、相互推薦,自由閱讀、自主摘抄。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手抄本、手抄報、故事演講大賽等活動,給同學們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學校還可以開設特色班,教授科技內容,在特色班教育活動中,學校應堅持做到“五定”、“四有”,即定時間、定地點、定教師、定計劃、定製度,有組織、有備課、有檢查、有成果,做到“實而不死”、“活而不亂”,促使學生人人參與、個人發展。為了激勵學生學科技、用科技,學校還應在每學期定一個月為“科技創新月”,通過舉辦科技知識講座、創造技法輔導,開展“四小”(小發明、小製造、小論文、小設想)評選等活動,豐富學生的科技知識,提高創造實踐能力,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的思想情感。學校根據學生的活動情況,可評選出本學期的“科技星”和“科技先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