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利用“題目組教學法”進行化學教學(1 / 1)

19.利用“題目組教學法”進行化學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在單元基礎以及綜合練習中,丟開課本去做種類繁多的大量習題,可又往往力不從心,還有的學生不願做基礎訓練題,隻願做高、深、難的題目,然而到頭來也隻能靠碰答案來解決;更有的學生隻願做選擇題和簡單的填空題,而對於用文字表達的問答題和寫解題過程的實驗題、計算題則懶得動筆,結果眼熟手生,眼高手低,一看就會,卻一做就錯。

這使我們意識到,要徹底摒棄那種“題海戰術”為主的教學思路,必須“變教為誘,變學為思”,將正常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而訓練的關鍵是以能力的培養作為訓練的主攻方向。同時高三年級的化學複習課的教學有一般教學範疇的共性,也有區別於新授課和單元複習課的特殊性。

題組教學法實施的原因

(1)內容龐雜,時間緊,要求高。三者之間的矛盾突出,這就要求必須講實效。

(2)因大部分知識已學過,能激起學生興趣的“興奮點”少,激疑情況的設置困難很多。

(3)生動的直觀材料很少,不易實施實踐探索法教學,教師的誘導受到很大的限製。

(4)學生已有相當的感性材料和理論知識,比較適合運用已有知識中的初級的本質去探索新的更高級的本質。

基於上述認識,按照“探索→研究→運用”的基本思路,構建了以“題組教學法”為核心的教學方法。

所謂題組教學法是指對一個“探究點”設計出不同的層次要求的習題,分別對應探索、研究、運用三個層次,作為教學的主線,教師精講為主導,學生精練自學思考為主體,完成一個完整探究過程的教學方法。

題組教學法實施的方法

(1)精心編選題組A、B、C。

這種教法實際上是一種理論探究教學法。將學生原有認識結構中的已有知識作為一種“直觀的材料”,依據這些舊知識選編習題,讓學生通過對習題的觀察和思考,為新知識找準適當的固定點。並通過訓練,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

(2)選編題組時應注意的問題。

題組A應是建立和鞏固概念的知識型題。作為一種特例,應反映出知識的基本特征,有利於形成知識的基本結構;同時,又要適合大多數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有助於學生舉一反三,有助於知識的遷移。

題組B是知識和解題方法縱橫溝通的綜合題型。一忌太難,二忌太雜,應緊扣知識的探究點,使學生在自學思考時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而答案正好落在探究點上。該題組是課堂教學的重心所在。

題組C應是多角度多層次的綜合題型,在指導學生解答習題時應注意一題多變。在提高學生發散思維自取性,並使之條理化、科學化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聚合思維。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3)教師的評講、解疑。

該教學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是體現在題組的設計上;二是體現在實施控製學生的思維方向,啟發學生思考,解答學生疑問,引導學生完成知識升華的過程中。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及時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隨時結合訓練過程的進行,察顏觀色,指導提示,矯正存在的問題,鼓勵肯定學生的獨特的做法和想法,使學生及時得到教學的反饋信息,即使失誤了,也會很快地糾正失誤轉向正確的思維方向。

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機智,對課堂的新的意外情況及時快速地作出反應,善於因勢利導,隨機應變,對症下藥。牢牢把握課堂教學的主導指揮棒。

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及時抓住某些教學靈感:對知識的獨特理解;創造性的實施教法;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等等,促使教學目標更優化的實現。

教師的講應是精講。講知識的結構,講問題的難點,講學生的疑點,講思考問題的方法。應絕對避免那種麵麵俱到,所謂到邊沿的平鋪直述。

該教法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重視學生素質的自我提高,並且使學生學習時目標明確,有章可循,實際上減輕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持之以恒,收獲甚豐。

教法的實施應是靈活多變的。這種方法隻是一種教學的基本框架和思路,是對高三備考複習指導教學合理化、程序化的一種做法,具體實施時要靠教師的經驗和知識的充分發揮。因人而異,因內容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