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獨活30克,元胡50克,鬱金20克,川芎3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腰掃傷。
慢性腰肌勞損
慢性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是指膊骶部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慢性損傷。存慢性腰痛中,慢性腰肌勞損所占的比例最大。本病多由急性腰扭傷後失治、誤治,或反複多次損傷,或由於勞動中長期維持某種不平衡體形(如長期從事彎腰工作)等原因引起。腰骶椎先天性畸形者,更容易造成軟組織的疲勞而引起腰肌勞損。患者往往有長期腰痛史、反複發作史。主要症狀是腰骶部一側或兩側酸痛不適,時輕時重,纏綿不愈。酸痛在勞累後加劇,休息後減輕,並與天氣變化有關。在急性發作時,各種症狀均顯著加重,腰部活動受限。足部藥浴、熏蒸及足部按摩有助於慢性腰肌勞損的康複。
1.徐長卿絡石藤方
【組成】徐長卿30克,絡石藤50克,川芎3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行氣止痛。主治慢性腰肌勞損。2.歸芎木瓜方
【組成】當歸15克,川芎20克,木瓜30克,獨活2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行氣止痛。主治慢性腰肌勞損。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由坐骨神經本身或其鄰近組織的病變所引起的。本病屬中醫的“痹證”範疇。神經根病變時,遇有咳嗽、打噴嚏等動作,常使疼痛加重。患肢拇指背屈力減弱,小腿外側感覺減退,跟腱反射消失和臀肌張力降低。藥液泡足與足部按摩,可增強患肢血液循環,促使神經功能恢複,改善全身功能,有利於坐骨神經痛的康複。
1.水蓼川芎方
【組成】鮮水蓼300克,川芎20克,川牛膝15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祛濕通絡,活血止痛。主治坐骨神經痛。
2.獨活狗脊方
【組成】獨活20克,狗脊15克,當歸尾10克,蘇木30克,川斷20克,細辛5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散寒通絡,補腎活血,主治坐骨神經痛。
3.烏梢蛇乳沒方
【組成】烏梢蛇30克,製乳香15克,製沒藥15克,川牛膝20克,絡石藤30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主治坐骨神經痛。
4.徐長卿木瓜方
【組成】徐長卿40克,木瓜30克,赤芍15克,細辛5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行氣通絡,散寒活血。主治坐骨神經痛。
5.川烏尋骨風方
絹成:製川烏30克,尋骨風50克,伸筋草6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行氣止痛,主治坐骨神經痛。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肥大性膝關節炎、增生性膝關節炎、退行性膝關節炎,常發生在45歲以上或體重過重者。外傷、姿勢不正、內分泌紊亂及遺傳等原因為本病的主要病因。本病特點為膝關節軟骨變性及唇樣骨質增生,產生的骨贅壓迫膝關節周圍組織,引起膝關節持續性鈍痛或酸脹。早晨起床後覺得疼痛較嚴重且關節僵硬,活動片刻則症狀減輕。如關節活動過多則症狀可加重,出現屈伸不便,行走困難等一係列臨床表現。足部藥浴、熏蒸與足部按摩可增強退行性膝關節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腫脹及水腫,鬆解粘連,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改善。
1.老鸛草伸筋草方
【組成】老鸛草60克,伸筋草50克,川牛膝3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行氣止痛,主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2.獨活桑生方
【組成】獨活30克,桑寄生40克,皂梧桐6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行氣止痛,主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踝關節扭挫傷
行走不慎、重物撞擊可引起踝關節的扭挫傷。踝關節猛烈向內翻轉時,可引起踝關節外側韌帶的損傷。腫脹、疼痛常以外踝下部為明顯。如外側韌帶撕裂,則腫痛嚴重,並有輕度內翻畸形。踝關節猛烈向外翻轉,可引起內踝下部的腫痛。嚴重的扭挫傷可使踝關節內外側均有明顯腫痛、功能障礙。對於輕度踝關節扭拌傷,采用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相結合,可緩解疼痛,促使功能恢複。
1.益母草劉寄奴方
【組成】益母草60克,劉寄奴50克,川芎3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淤,行氣止痛,主治踝關節扭挫傷。
2.紅藤衛矛方
【組成】紅藤30克,衛矛50克,地鱉蟲2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前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及白湧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淤,行氣止痛,主治踝關節扭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