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
足跟痛又稱跟痛症,多見於中老年體型肥胖者。本病包括跟骨骨刺、跟下脂肪墊炎、蹠腱膜炎、跟下骨骨膜炎等疾患。本病妨礙行走,影響生活質量。中醫認為與肝腎虧虛、精髓不足、寒濕入絡、淤血阻絡有關。泡足及足部按摩對足跟痛有較好療效,可緩解自覺症狀,減輕疼痛。
1.木瓜川草烏方
【組成】木瓜40克,川烏20克,草烏20克,丹參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天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散寒止痛。主治各類足跟痛。
2.成靈仙透骨草方
【組成】成靈仙200克,透骨草150克,細辛2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天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曲通絡,散寒止痛。主治各類足跟痛。
3.伸筋草川牛膝方
【組成】伸筋草150克,川牛膝50克,海桐皮40克,雞血藤50克,川芎2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天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散寒止痛。主治各類足跟痛。
4.乳香沒藥地龍方
【組成】製乳香15克,製沒藥15克,地龍100克,赤芍50克,元胡50克,丹參20克,紅藤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天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散寒止痛。主治各類足跟痛。
5.透骨草尋骨風方
【組成】透骨草50克,尋骨風40克,三棱20克,細辛20克,獨活15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天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散寒止痛。主治各類足跟痛。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又稱骨刺,為一種慢性骨質異常生長的退行性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好發於脊柱、膝關節及跟骨結節等處,可出現脊柱、膝、足等處疼痛,觸痛明顯,活動時疼痛加重,仰俯、屈伸及轉動時欠靈活,或伴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中醫認為,骨質增生與風、寒、濕邪侵入經絡、關節及筋脈,導致氣滯血淤有關。足部藥浴及足部按摩下肢關節及跟骨等患處,有緩解症狀,減輕疼痛的功效。
1.羌活獨活方
【組成】羌活15克,獨活15克,川烏10克,地龍20克,艾葉20克,五加皮20克,川椒1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主治下肢骨質增生。
2.透骨草全蠍方
【組成】透骨草60克,全蝸12克,蜈蚣10克,川牛膝20克,川芎15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祛風活血。主治下肢骨質增生。
3.蘇木伸筋草方
【組成】蘇木20克,伸筋草60克,威靈仙30克,木瓜20克,細辛5克,川牛膝2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次30分鍾,每晚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通絡,祛風活血。主治下肢骨質增生。
骨折後關節僵硬
骨折為外科常見病。為了防止病人的斷骨再移位,提供骨折愈合的條件,大多需用石膏或夾板固定。長期固定往往會造成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及肌腱萎縮,或造成關節內纖維蛋白沉澱而引起黏連。在拆除固定後常遺留關節僵硬及關節活動受限等後遺症。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對下肢骨折後關節僵硬有較好的康複功效,能加速患肢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恢複關節正常功能活動,避免後遺症。
1.桃仁歸芍方
【組成】桃仁15克,紅花10克,當歸尾15克,川芎20克,赤芍15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淤,通絡止痛。主治下肢骨折後關節僵硬。
2.乳香大黃方
【組成】乳香10克,生大黃20克,當歸尾10克,川芎20克,伸筋草30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夫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淤,通絡止痛。主治下肢骨折後關節僵硬。
3.丹參澤蘭方
【組成】丹參30克,澤蘭15克,川芎20克,川斷15克,骨碎補20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淤,通絡止痛。主治下肢骨折後關節僵硬。
4.川斷地鱉蟲方
【組成】川斷20克,地鱉蟲15克,海風藤30克,海桐皮30克,白芷10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淤,通絡止痛。主治下肢骨折後關節僵硬。
5.二草方
【組成】伸筋草30克,透骨草20克,千年健15克,威靈仙30克,劉寄奴20克,桂枝15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血化淤,通絡止痛。主治下肢骨折後關節僵硬。
6.海桐皮蒼術方
【組成】海桐皮20克,蒼術30克,雞血藤20克,桑枝30克,川芎20克。
【用法】將以上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活向化淤,通絡止痛。主治下肢骨折後關節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