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1 / 3)

兒科疾病的足浴療法

小兒發熱

引起小兒發熱的原因很多,一般包括感染性發熱與非感染性發熱兩大類。感染性發熱大多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各種病原體所引起,非感染性發熱由無菌性壞死物質的吸收,抗原-抗體反應、內分泌代謝障礙、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引起。嬰幼兒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全,體溫調節中樞未臻完善,微小的刺激就容易引起發熱。小兒高熱可引起驚厥,通過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可使高熱下降,也是治標的一項措施。

1.銀花連翹方

【組成】銀花20克,連翹15克,炒芩20克,薄荷15克,羌活1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汁洗浴病兒全身。然後浸泡腿足10分鍾。每天1~2次。3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祛邪。主治小兒發熱。

2.大青葉山梔方

【組成】大青葉30克,生山梔15克,豆卷20克,冰片2克。

【用法】將以上前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調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溫降至3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汁洗浴病兒全身。然後浸泡腿足10分鍾。每天1~2次。3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發汗解表。主治小兒發熱。

3.板藍根土牛膝方

【組成】板藍根30克,土牛膝40克,鉤藤20克,防風15克,冰片2克。

【用法】將以上前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調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溫降至3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汁洗浴病兒全身。然後浸泡腿足10分鍾。每天1~2次。3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毒,發汗解表。主治小兒發熱。

4.香薷藿香方

【組成】香薷20克,藿香15克,佩蘭15克,連翹15克,生薑20克,蔥白15克,冰片2克。

【用法】將以上前6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調入冰片。待冰片溶化、水溫降至3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汁洗浴病兒全身。然後浸泡腿足10分鍾。每天1~2次。3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暑退熱。主治夏季小兒發熱。

5.青蒿方

【組成】青蒿200克。

【用法】將青蒿倒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汁洗浴病兒全身。然後浸泡腿足10分鍾。每天1~2次。3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暑退熱。主治夏季小兒發熱。

6.香薷豆卷方

【組成】香薷20克,豆卷15克,藿香20克,浮萍30克,大青葉20克,鮮竹葉5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汁洗浴病兒全身。然後浸泡腿足10分鍾。每天1~2次。3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解暑退熱。主治夏季小兒發熱。

小兒厭食症

小兒厭食症是指小兒較長時間對正餐食欲減退或食量減少,甚至拒食的一種病症,在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培養其定時定量進食,少吃或不吃零食和糖果的同時,采用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療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檳榔良薑方

【組成】檳榔20克,高良薑15克,萊菔子2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消食導滯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

2.藿香吳茱萸方

【組成】藿香20克,吳茱萸15克,木香10克,丁香3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尤其適用於夏季使用。

3.陳皮山楂方

【組成】陳皮20克,山楂30克,淮山藥20克,白豆蔻2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尤其適用於夏季使用。

4.穀芽麥芽方

【組成】炒穀芽30克,炒麥芽30克,焦山楂50克,砂仁2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藥液溫度降至30℃左右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開胃。主治小兒厭食症,尤其適用於夏季使用。

小兒疳積

小兒疳積是指喂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而引起的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現代醫學稱為“營養不良”。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小兒,但以嬰幼兒多見。臨床以麵色萎黃、皮膚幹枯、肌肉消瘦、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毛發稀疏無光澤為特征,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療法對本病有輔助治療功效。

1.白術陳皮方

【組成】白術20克,陳皮15克,扁豆30克,枳實15克,山楂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助運,理氣開胃。主治小兒疳積。

2.大腹皮楂曲方

【組成】大腹皮2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薄荷15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助運,理氣開胃。主治小兒疳積。

3.蒼術山楂方

【組成】蒼術30克,白術20克,焦山楂30克,陳皮2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健脾助運,理氣開胃。主治小兒疳積。

4.胡黃連白芍方

【組成】胡黃連15克,白芍20克,白術30克,青皮15克,橘皮30克。

【用法】將以上藥物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倒入泡足桶中。待水溫降至30℃時,浸泡雙足15分鍾。每晚1次。10天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