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涅?勎廾?郟?4)(2 / 2)

明漸第十三 明三乘漸悟。故雲爾也。無名曰無為無二則已然矣。無為之中。無有二法。已如前說也。結是重惑下。結謂煩惱。煩惱重惑。而言頓盡。不解此也。經曰三箭中的三獸渡河。此鞞婆沙論文也。名論為經。故雲經曰。如迦旃延造發智論。名發智經也。三箭謂三人射箭也。的即渡齊也。三獸謂象馬兔也。中度無異下。三箭皆中。中無異也。三獸皆渡。渡無異也。獸力有不同。故入的有淺深。入水亦有淺深耳。三乘眾生下。合喻也。十二因緣如河津也。四真諦法如射的也。絕偽即真同升無為。斷煩惱結。故雲絕偽。證悟涅槃。故雲即真也。升高升也。然其乘不一下。三機不同。故所行之法各別也。夫群有雖眾然其量有崖。萬有非一。故雲群有。雖雲不一。終有涯畔也。正使智猶身子下。正猶身子之智滿願之辯。不能知群之畔齊。況虛無而能頓盡乎。書不雲乎下。言為學日益。謂漸益知見也。為道日損。謂漸損學華也。損謂損折耳。為道者為於無為者也。修無為道。故名為道也。為於無為而日日損。修無為道。而言漸損也。此豈頓得之謂。此不謂頓損。故雲漸損也。要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損者。損之更損。然後都盡。無可頓損也。經喻螢日智用可知者。維摩雲。無以日光等彼螢火。今言佛智如日。聲聞如螢。何能頓除煩惱令盡。即同佛耶。所以優劣不同。故有三乘之別耳。

譏動第十四 譏判菩薩進修涉動。故雲如此也。此章乃是前第八難差章中之義。今更發起。然後答也。有名曰經稱法身已上入無為境下。七地已上菩薩悟無生忍。得法性身。心形如此。何得雲儒僮菩薩進修三位。廣積眾德耶。夫進修本於好尚下。進修為有好尚之心。積德謂有涉求之意也。好尚則取舍情現下。取勝舍劣。有損有益也。既以取舍為心下。若有此心。則非寂滅也。此文乖致殊下。謂取舍寂滅。兩文乖異。理致殊別。而今會在一人之上。事如指南為北。曉悟迷人。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