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果然通過去了。那固體的堿塊,立即開始從上下兩個方向熔化。戴維見此情景,臉色漸漸蒼白了。他站在試驗台旁邊,緊張得幾乎停止了呼吸。這時,堿塊同金屬接觸的地方正在熔化,發出細微的噝噝聲。突然,啪的一聲爆響,像爆竹般從熔融的堿上麵傳出。戴維用胳膊肘使勁推了一推他的助手,迅速把頭俯到試驗台上。“埃德蒙得……埃德蒙得……”他喃喃地說,“你看啊,埃德蒙得!”熔融的苛性鉀上麵沸騰得越來越厲害,下麵的白金片上有些極小的珠子從熔融了的苛性鉀裏滾出來。它們跟水銀珠一樣活動,一樣帶有銀白的光澤,可是它們和水銀可大不相同。它們中間有的剛一滾出來,就啪的一聲裂開,爆發出一股美麗悅目的淡紫色火焰而消失得無影無蹤;有的雖然僥幸得以保全,在空氣中卻很快就變暗,蒙上一層白膜。原來堿的組成中含有某種金屬!而且在這以前,誰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這麼一種金屬……戴維認清了這一點,突然離開座位,在實驗室裏如醉如狂似地跳起舞來……

又經過幾次驗證後,他終於肯定了自己的新發現。他大膽地把苛性鉀從元素名單上抹掉,換上了一個當時還沒有人知道的新元素。這次真的是一種元素了,他給它取名叫“鍋灰素”,譯成中文就是“鉀”。

分解了苛性鉀以後,戴維立即著手分解另一種堿——苛性鈉,並很快獲得成功。他為這種從苛性鈉中分離出來的新的金屬元素,取名為“蘇打素”,譯成中文即是“鈉”。

鉀和鈉的性質有很多相似之處,隻不過,鈉的金屬活動性比鉀略微差一點兒。鈉是黃色的火焰,鉀是淡紫色的火焰。所以當時人們都說:“戴維發現了雙胞胎元素!”

戴維的科研成就很多。1800年研究電解,從理論上解釋了電解過程,指出與電極具有相反電荷的帶電質點能按相對親和力的大小排列成一係列,這實際上是現代電化學的基礎;1802年開創了農業化學;繼1807年用電解法離析出金屬鉀和鈉之後,他在1808年又分離出金屬鈣、鍶、鋇和鎂,他對堿金屬的詳細研究,為拉瓦錫所指出的“所有堿都含有氧”,提供了證明;推翻了拉瓦錫關於所有酸中都含有氧的觀點,提出所有酸含有氫而不是氧。此外,他對氯、碘及其化合物、金剛石、鉑的催化作用等方麵也都做了卓有成果的研究。

戴維的一生與榮譽相伴,他在1805年獲科普利獎章,1807年因在皇家學會演講“論電的化學作用”,獲拿破侖的3000法郎獎金,這是獎給當年最重要的電學研究項目的獎金,181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通訊院士,1816年獲倫福德獎章,1827年獲皇家獎章。1820年戴維出任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主席。1829年5月29日他卒於瑞士日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