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2為何猴子也會習慣性撒謊(1 / 1)

第六章2為何猴子也會習慣性撒謊

人為什麼會撒謊?有經濟學家解釋說,跟付出實際行動相比,撒謊付出的成本更小,所以人們習慣撒謊,或者撒謊那一刻是真誠的,希望可以做到,可要付出行動時才發現不是說的那麼輕鬆,所以選擇了退縮,就形成撒謊行為。那動物間的撒謊又是為什麼呢?

一隻猴子會為了終止其他同類的纏鬥,會發出“豹來了”的警報聲。可當格鬥的雙方停下來紛紛逃到樹上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是虛驚一場。是這隻猴子為了終止它們的打鬥而發出的善意謊言。

動物雖不會說話,但會發出各種獨特的聲音,以傳達彼此的信息。在這些動物的叫聲中,最常見的是“求偶聲”、“警報聲”與“發現食物聲”,都與生存和生殖有關。向同類發出警示的“警報聲”被認為是出於本能,但有一位科學家在原野裏發現,如同這隻猴子會為了終止其他同類間的纏鬥,而發出代表“豹來了”的警報聲一樣,在北極的母狐想要讓它的孩子們散開來覓食時,也會發出假裝看到敵人一樣向小狐發出警報聲,好讓它們迅速分散。這似乎表示,較聰明的動物已學會了“說謊”。

由上麵兩個案例可以得知,跟人類相比,動物間的撒謊動機是大多是善意的,當然人類也有很多善意的謊言。可動物為什麼要選擇謊言呢?

眾所周知,動物不會說話,隻會發出表示各種意向的叫聲來表達彼此的信息。對於需要很多複雜意思的表達,動物可能隻會用粗線條表達方式來解決,諸如“你們不要打架了,打架對你們不好,爸爸媽媽會不高興的,你們再打架我就不跟你們玩了!”等的表達,對猴子的叫聲係統來講,確實比較麻煩,所以,它就選擇了更簡單直接的方式“豹來了!”這樣溝通成本大大減小,而且效果立竿見影,那兩隻猴子也不打架了。所以,這也是收益大於成本原則的一種表現,即在用很多麻煩的表達方式也不一定可以表達出來自己的真實意義,未必可以達到預定效果,就是收益小於成本的情況下,猴子選擇了放棄說真話,而選擇了撒謊。

人類撒謊的原因與動物有差別。經濟學家認為,人類撒謊是因為“知易行難”,即“說”的成本要比“做”的成本低得多,所以人們總是說得很多,而做得很少。這就好比,你說要減肥要每天健身,如果隻是說說,可能隻需要花一分錢,而當你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發現很難,可能100元都不止,所以你的諾言就兌現不了。換言之,對於便宜的東西我們消費得很多,而對於貴的東西,我們消費得很少,所以,我們總是“說”要做某事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最後沒有做,因為做起來太難,所以我們的行為總趕不上許諾,於是,我們總傾向於撒謊。

那如何製止這種謊言呢?對於猴子來說,降低謊言帶來的收益,即當“豹來了”的謊言猶如我們小時候聽過的古老故事“狼來了”一樣,沒有其他猴子相信它說的話時,猴子就很少撒謊了。而對於人類來講,讓撒謊者承受更大的代價,例如社會對一個撒謊的人戴上一個恥辱的標記,人們麵對撒謊的人和真誠的人的態度截然不同,這是,當撒謊者的收益遠遠小於撒謊的成本時候,人類撒謊的程度和頻率就會少很多。

動物世界:猴是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達。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是大猩猩,體重可達275千克,最小的倭猴隻有70克。

絕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都是不同形式的樹棲或半樹棲生活,隻有環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棲或在多岩石地區生活。多數能直立行走,但時間不長。

猴子大多為雜食性、吃植物性或動物性食物。猴子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數可多到3仔。幼體生長比較緩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體胸、腹部或騎在母背上,由母帶著活動。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經,雄性能在任何時間交配。隻有低等猴類,如狐猴、懶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節。

很多商家的聰明之處在於,當挑戰對手變得強大時,可以化挑戰為共贏,形成規模效應,從而建立雙方共有的品牌壁壘。例如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肯德基和麥當勞、伊利與蒙牛、蘇寧和國美等雙方的共贏。可惜,動物就沒有這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