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如何獲取有效的投資信息(1 / 2)

透過基金經理了解信息

信息對於投資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就如水對於魚一樣重要。許多投資者成功的方法就是對於有關基金信息的敏感和及時的掌握,在收集到大量信息以後,經過整理和分析後投資者可以判斷這些信息可能對基金市場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做出自己的投資決策。優秀的投資人總是善於利用他所能得到的每樣工具,而最關鍵的一樣就是獲取第一手信息。

作為一般投資者的投資者而言,需要注意的是,聽取基金經理或其他專家的意見,並不代表著一定要采納。聽取與相信並不等同,也不矛盾。有時,基金經理出於某些方麵的考慮,可能依靠也可能不采用他個人所收集到的個人信息,這取決於他個人的行為如何反映其所獲得的個人信息。還有,當你和基金經理交流的時候,他們給予的信息的質量與其他級別的內部人員給予的信息質量是無法比較的。所以你應該區別對待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個人投資者並不如專業投資者在投資方麵的專業,受過良好的財經專業訓練的專業人士在很多方麵要顯得比個人投資者更加專業,但是個人投資者在某一方麵也會顯得更加專業,這是由他的職業、家庭或者住址帶來的優勢。投資者為了挑選想要投資的股票,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內部,挖掘其內在價值,這樣就不會輕易盲從或者誤判別人的建議,掌握信息是為了更好地自我決策。

很多基金經理借助媒體來宣講自己的業績,也使得不少投資者以為跟著這些“大師”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投資夢了。可是往往結果是投資者交了一筆谘詢費用後還要承受巨大的虧損。不要說這些“黑嘴”性質的股評,就是對一些正式的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也要仔細分析,找出有效信息。很多研究報告的作者並不是非常認真地撰寫報告,即使他是實地去看了,許多信息也並沒有在報告中反映出來,個中原因投資者不必追究,但是投資者要做到的是認真分析、客觀評價。

透過公司直接了解

投資者可以通過給公司打電話或是實地調查來了解信息。實地調查是投資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沒有這個環節的投資是缺乏投資的基礎的。實地調查既是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對信息分析進行落實的一個方法。對公司進行深入實地調查才會使投資決策更加科學和可靠。

投資者可以走訪公司並對這些公司總裁進行歸類,因為公司總裁所謀求的是按照機構股東的旨意來辦事,他們所披露的信息有的言過其實,有的謹小慎微,有的誠信可靠。職業投資者應了解他們的類型,懂得如何解釋其所聽到的信息。當然,要想快速地了解多家公司的信息,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參加由當地的經紀人組織的地區性公司會議。在這種場合,數十家公司將派出他們最優秀的人才,盡可能用最精練、最富有信息的方式介紹他們公司的情況,還有專門解答問題的時間。

了解公司的信息,還可以從以下的兩個方麵入手:

1.詢問管理人員對競爭對手的看法

除了和公司談話了解公司的基本信息外,另外一項就是詢問管理人員對競爭對手的看法。這個時候,在詢問過程中如果一個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對競爭對手進行嚴厲的抨擊,這個時候價值不大,這種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員對競爭對手非常讚賞,這種情況就需要引起投資者的注意了。這會給投資者創造另外一個投資機會,比如說這家上市公司的競爭對手。

2.關注內部人的購買行為

投資者要特別注意上市公司內部管理人員買賣本公司股票的行為,這是一個很直接的信號。畢竟買賣是為了賺錢,作為內部管理人員比外部人要更加熟悉自己的公司,也更加了解公司的一些變化。林奇認為,如果內部管理人員買入了,那麼應該是有一個很充分的為自己賺錢的理由,當然為了償還賬款等被動的賣出行為不包括在這個範圍。

其實個人投資者投資基金不要理會那些根本沒有做過研究而賺了錢的例子。畢竟個人投資者沒有必要冒險去嚐試這種盈利方式,沒有經過實地調查的投資和打牌不看牌的概念是一致的,更何況冒險的結果極有可能是虧損。進行實地調查的內容主要有:

1.研讀資料

這是調研的基礎,把公司有關的信息收集起來,最好是5年以上的。這些資料包括公司介紹、媒體對於基金公司的報道基金公司的研究報告、年度報告和季度報告以及業務發展的介紹,等等。熟悉資料是對公司調查研究的第一步,明確有哪些信息需要驗證,有哪些信息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