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睡眠方麵改善學習效率的技巧(1 / 2)

2.在睡眠方麵改善學習效率的技巧

為了使同學們可以擁有更加高效的學習效率,我們小組對於學生睡眠時間以及最佳睡眠時間段進行調查和研究。為此,我們小組用了調查法(問卷調查、文獻調查、采訪)和文獻資料法的探究方法進行了調查,又運用實踐法,組內成員親身實踐得到研究成果,我們最終得到結論,即隻有我們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所以要提高睡眠的質量。

背景分析與目的

現在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日益增大,在競爭的壓力下,每個同學的睡眠時間也呈直線下降趨勢。但有些同學在夜裏“奮鬥”,在白天時的效率會隨之降低,導致第二天的上課的內容無法有效吸收,晚上又需要“奮鬥”來消化今天上課的東西,無法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有些同學拚得是時間戰,身體戰。認為晚上的時間可以多用來學習,把別人睡覺的時間用來努力學習,這樣以“勤”取勝,然而這樣往往忽視了效率,因此達不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對於我們的身心健康也是有損害的。

所以我們想通過我們的調查給海澱區中學生一個更加有科學性的睡眠計劃,保證睡眠質量,使同學們的學習效率更高,不毀壞身體的情況下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對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采訪的分析

通過我們對一些在同學們眼中學習效率高的同學的采訪,以及進行的普查結果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學習效率高的同學雖然都有著自己不同睡眠習慣,但都有一定的睡眠規律。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相等。一般不會打亂這個規律。

我們建議:每天的睡眠時間最好在7至8個小時,時間段在10:30到6:30。

(2)對問卷的分析

通過本次調查,從經我們處理的數據中可以反映出,現我校學生普遍睡眠時間在6到7個小時,共占了總數的67%,還有25%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在8小時這個時間段。另外8%的學生的睡眠時間在4、5、9小時不等。

在調查的240名學生之中,有196人認為現在的睡眠時間不夠,僅有44人認為睡眠時間充足。由此可見,學生普遍睡眠時間不夠,還應該盡可能加強晚上的學習效率,使睡眠時間充足。

從統計結果上看,有21%的人上課經常走神,多達72%的學生上課偶爾走神,僅僅有7%的學生上課從不走神。由此可見,同學們的上課效率並不高,並沒有100%的把上課內容吸收。這就有可能使同學回家後麵臨一些如:上課內容不明白,需要重新學習等問題,這就需要浪費比課堂上更多的時間來理解知識點,壓縮了一部份睡眠時間。

由此數據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睡眠對於學習效率的影響。在假期時,同學們都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在240名學生中有123名學生認為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時,學習效率會得到提高,有104名同學覺得有一些提高,但不太明顯,隻有13名學生認為睡眠時間對自己的學習效率沒有影響。由同學們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分析出,當睡眠時間充足時,學習效率會得到提高。

在同學們當中,有41%的同學認為應當保證8小時睡眠時間,有29%的同學認為應當睡9個小時,有20%的同學認為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把此數據與同學們的平均睡眠時間相比,實際的睡眠時間比自己認為的最佳睡眠時間要少很多。可見我們的確應當提高學習效率,使我們的睡眠時間得到提高。

我對影響睡眠的因素進行了調查,在同學們的眼中,睡眠時聲音、自己的情緒、光亮度、溫度、和自己的身體因素等都對睡眠有一定的影響。隻有改變我們睡眠的質量,才能使我們在有限的睡眠時間裏得到有效地休息,才能在第二天有更高效的學習效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對參考文獻的分析

通過對於參考文獻的分析,我們小組研究了最佳睡眠時間段和睡覺時間過長為何不好。通過查閱書籍以及上網瀏覽資料,對資料進行查找,分析,辨認,整理,最終總結都出自己的結論:

能取得較好的睡眠質量的入睡時間是晚上9點到11點,中午12點到1點半,淩晨2點到3點半,這時人體精力下降,反應遲緩,思維減慢,情緒低下,利於人體轉入慢波睡眠,以進入甜美的夢鄉。

當然關於作息時間,根據夏季和冬季的不同,還是應該有不同的調整的,就像在夏季,最好的睡眠時間入睡應在晚上10點到11點之間,而起床應在早上6點到7點之間。相對應的冬季睡覺與起床時間為晚上9點半到10點半間,和早上6點半到7點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