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在這首詩裏,李賀形象地描述了韓愈、皇甫湜騎著高頭大馬來他家的聲勢,出自內心地讚美了兩位前輩高超的寫作技巧和才華出眾的文章,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和立誌向他們學習,做有宏偉誌願的人的意願。
韓愈和皇甫湜眼見李賀即席賦詩,果然名不虛傳。不但詩句清麗、美妙傳神,而且字也寫得漂亮。韓愈對李晉肅說:“令郎真是當今奇才,前程不可限量。我有心帶他回家去住幾天,讓他也到外麵多去走走,不知行不行?”
李晉肅看兩位大名人如此喜歡李賀,愈加高興,便答應了,並囑付李賀到了那裏要虛心求教,不能貪玩,回來之後要考他的新知識的。
李賀到韓愈、皇甫湜家各小住幾日,果真學了不少新東西。兩位前輩對他十分疼愛,教了他許多詩詞曲賦後才戀戀不舍地把他送回家。
李賀祖籍河南福昌(今宜陽縣),但因父親到京城後又去邊疆做小官,因此李賀便在京城長大。後不幸父親早早去世,家中越來越貧苦。長大後,按李賀的學識,完全可以去考“進士”的,不料主考官嫌他父親的名字叫晉肅,犯了“晉”與“進”同音的忌訊,不許他參加考試。他隻得懷著滿腔怨憤,退出考場。從此,考試的門路被堵絕了。
他的淒苦處境和出眾的才能,使他抑鬱戚傷,不能自釋,但他的詩卻是越寫越精。為了收集創作素材,他經常背著錦囊,騎著一頭小毛驢,出門遊曆,觀察生活。看到好的景物,遇到好的句子,就馬上記在紙條上,放在錦囊中。晚上回到家,點上油燈取出紙條,選擇整理,精心構思進行創作。母親看他如醉如癡的樣子,十分心疼,喃喃地說:“這孩子真要把心嘔出來才算完啊!”
李賀生在韓愈、柳宗元、元稹等競起爭鳴的時代,他又有幸受到韓愈的賞識,在創作上也和韓愈有著某些共同的傾向。另外,他也屢效齊梁體,所寫的一些愛情詩大都色調綺麗,絢爛而又淒婉。這些特點形成了他的奇峭不羈、瑰麗淒側的獨特藝術風格。
李賀的作品,受到晚唐詩人李商隱、杜牧的極大推崇。李商隱曾寫過李賀小傳,杜牧也有李長吉(李賀的字號)詩序,都一致讚歎這位詩人的絕代才華,悼惜他的短命。
李賀報國無門,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心情抑鬱,27歲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