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嶄露崢嶸 第四十二章 兵變(3 / 3)

皇宮之中,外城已完全落入到禦林軍之手,半數宮衛軍已放棄了內城防守,一萬人宮衛軍全部縮到了太和殿與中和殿之外,層層疊疊地將兩殿死死圍住,宣和執矛,站在太和殿高高的台階之上,在他的身後,便是國主,這裏,已是他們最後的倚仗。

馬蹄聲急,敲在外麵的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身響,這個時候,卻成了這裏所有人的摧命符,很快地,一隊隊的士兵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密密麻麻,數之不盡的禦林軍已將這裏圍得水泄不通,饒是這萬名宮衛軍都是悍卒精勇,麵對如此陣勢,也是麵露驚慌之色。

叛軍兩邊分開,蕭家家主蕭誌,王家家主王鬆,蘭家家主蘭秀華,以及禁衛軍統領等一眾人出現在太和殿外。

蕭誌越眾而出,看著台階之上的宣和,一字一頓,慢慢地道:“宣和統領,放下武器,抑或是走向死亡,你選擇吧?”

蕭誌的手高高抬起,一張張強弓帶著令人牙酸的聲音開始絞緊,宣和的額頭大滴大滴的汗水掉下來,他知道,蕭誌的手落下之時,便是箭射出之時。

蕭家手中這些強弓雖然在威力上比不是秦武領的強弩,但是由並階武者使用出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抗得了的,特別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之內,麵對著如此密集的強弓,哪怕是普通侯階武者,也基本上隻有隕落的份。回頭看著緊閉的太和殿大門,宣和發出一聲長歎,手裏的長矛當的一聲落在地上,隨著宣和手裏長矛落地,宮衛軍們的戰鬥意誌被徹底瓦解。

蕭誌傲然一笑,舉步向著太和殿大步前行,隨著他的步伐,宮衛軍們紛紛散開。殿門大開,蕭誌站在門口,內裏,國主臉色蒼白,一手攜著皇太孫,立在大殿中央。

淩晨,一名傳旨太監攜聖旨至洛陽城外,令左右衛大將軍馮華與關興立即撤軍回營,兩位將軍回京麵聖。旋即,回京的兩位大將軍以謀反罪被下獄。

三曰之後,國主暴卒。蕭家家主蕭誌,宣和等人擁皇太孫登基,。下令全國舉哀,為國主舉行葬禮。同曰,新任國主加封蕭誌,宣和為輔政大臣,其他重要職位全部換成了蕭家一係的人。而原輔政大臣範華因被懷疑與原左右衛大將軍馮華與關興謀反一案有關,而下獄待審。一時之間,宣城風雲色變,剛剛張燈結彩過完國慶的宣城百姓又家家戶戶掛上白燈籠,開始為國主陛下帶孝。

事後,葉青才從錦衣衛的手中了解到,原來這蕭家敢於發動兵變,是得到了葉青的另外一個對頭羅國的幫助,那蕭迪在投降了羅國之後,竟然憑借著那張迷人的小白臉,得到了羅國一位公主的青睞,招做了駙馬,不過也是難為那蕭迪了。

那羅國公主不止在羅國,就是在附近的幾個附屬國中,也是大大地有名的,當然不會是好名聲了,羅國皇室中人雖然普遍光鮮亮麗,但是唯獨這位公主例外,長得那是鬼斧神工,腰圍跟她的身高都差不多,五官雖然不是太醜,但是如果配上她那副身軀,那簡直可以用來辟邪了。

這次蕭迪和那羅國公主成親之後,在蕭迪的多次請求之下,那羅國公主才同意他回家看看,同時也是帶人來給蕭家撐腰,而且帶領的人還不是一般的強大,竟然來了兩位翰林,十位進士,這樣的陣容,哪怕是有著五百年積累的宣國,也是難以抵抗的,何況蕭家本來的力量就不比皇室弱,所以這次兵變才能夠如此輕易成功。

而老院長在看到事不可為之下,在把宣月成功送出宣城之後,竟然返回皇宮,臨死前還拉上了一位羅國翰林做墊背,或許是老院長的榜樣力量,皇室高手在看不到突圍的希望之後,竟然都開始了不要命的打法,拉著敵人同歸於盡,造成了蕭家一係眾多高手的隕落,羅國支援團隊也犧牲不小,十位進士死了五位,兩位翰林一死一重傷,也徹底沒有了在戰的力量,在新國主登基之後,就不顧蕭家的挽留,帶著蕭迪回羅國去了。

總之,經次一役宣國的高層力量可以說是減弱了五成還不止,也為葉青接下來的征戰減小了很多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