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賞識教育

進行賞識教育,發展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光。賞識教育,即欣賞每一個學生,發現和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和成功,促使學生發現自己,知道自己身上蘊藏著一股巨大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滿懷信心地不斷爭取成功。

班裏的“後進生”同學,學習成績差又調皮,平時不受學生的歡迎。在一次主題班會上,同學自告奮勇地用口琴獨奏《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這首歌,吹奏得流暢、優美,一陣驚喜,吹得多棒呀。激動地撫摸著同學的頭,對同學們說:“同學吹得太動聽了。他雖然學習差,可是他並不笨,隻要堅持吹奏,一定會非常出色。如果在學習上同樣用心,一定會進步的。”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後,同學逐漸改變了調皮、懶惰的壞毛病,學習開始認真、專心了。

在我的鼓勵下,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器樂興趣小組,表現很不錯。對其他同學也一樣,隻要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便抓住有利時機對其讚賞一番,並使這一優勢得以發展並努力獲取成功。

班裏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且不遵守紀律,可在音樂課上發現他很有樂感,歌聲響亮、悅耳,於是當眾對其讚揚。並給他機會表現自己。後來被選為班裏的文藝委員,在我的鼓勵下還參加電子琴培訓班,成績很不錯。賞識教育使學生產生了成就感,帶給學生鼓舞和自信,並使其內在潛能得以開發。

學習過程的科學性

“你每天上課前都預習課本嗎?”一些同學錯誤地認為,課前預習沒有必要,反正老師上課時要講,上課專心聽講就行了,何必事先多費腦筋,還浪費了許多時間。應該說,這是一種錯誤。

事實上,許多同學在學習上花費了不少時間,但忽略了課前預習這一環節,學習成績始終不理想。一位高二的同學對我說:“記得在初中的時候,老師就向我們提出過預習的要求,但當時,和許多同學一樣,沒把它放在心上,覺得反正老師上課時要講,課前看不看沒多大關係,就沒有有意識地進行預習。

到了高中,明顯地感到我的各門功課學得不紮實:往往上課時聽懂了,下了課就忘了,覺得很被動。這是什麼原因呢?仔細琢磨,發現重要的是因為沒有認真預習。”可見,預習對同學們的學習非常重要。

學會認真聽課

許多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聽課這一環節抓好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避免課後浪費時間。聽課時思維要緊張、活躍、積極,切忌消極、被動、心不在焉,學會經常走在老師前麵。

在聽課時多問幾個為什麼,而不是老師怎樣講,自己就怎樣想,腦筋並沒有真正開動。總之聽講時集中注意力,調動各種感官,積極思維,就可以使聽課效率大大提高,既能幫助掌握知識,又能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當上課鈴聲響過,同一課堂裏,同學的表現卻千差萬別。有的同學還沉浸在課間遊戲的興奮之中,腦子裏想的全是同學間嬉戲的場麵,甚至想到高興之處,忍俊不禁,笑出聲來;有的同學還在做著前一節課老師布置的習題;有的同學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在認真聽,實際上什麼也沒聽進去,思想早已溜了號;許多同學盲目地、機械地聽,機械地記,不用腦思考,結果,一堂課下來,腦子裏空空的,什麼也沒留下,沒記住。

課堂學習是學生在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因此,學會聽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是學業成功的關鍵環節。

做好課堂筆記

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教材上什麼都有,上課隻要聽講就行了,沒必要記課堂筆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對於同一時段學習材料,做筆記的學生比不做筆記的學生成績提高二倍。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快樂,展示生命的燦爛,這既是我們教師的最大快樂,更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那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