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海底脫險
1979年6月16日,潛水船“北極鵝嘴”號駛出了紐約長島的瓊斯灣。三個半小時後,駛近了目的地,在那裏拋下了鐵錨。我們是去打撈一艘1918年遇難的,名叫“聖迭戈”號的美國重型巡洋艦的。距離我們不遠處,停著一艘貨輪,也不知是為了什麼原因停的。
我穿上潛水衣,收拾停當了,然後撲通一聲跳入水中,朝著錨索遊去。我下潛了七米光景,就已經能夠辨認出失事船隻黑魆魆的輪廓來,它就像一座大教堂的廢墟那樣,在海底聳立著。
我向船尾遊去,想在艦身上找到一個入口處。這艘軍艦底朝天翻了個個兒,停在三十米深的水下,當我遊進艦內迂回曲折的漆黑通道時,頓時感覺到一種震撼神經而又使人毛骨悚然的孤獨感。
我發現了入口處,遊了進去,用手電筒向前廊四周照射。猛然間,傳來了一聲巨響。我轉身朝第一艙壁回遊了十幾米。當我遊到那兒時,不由得驚呆了。剛才聽到的竟是一堵艙壁倒塌下來的聲音。這一下,把我原先進來的入口堵死了。我陷入了困境。
我的心髒在劇烈地跳動。我現在的困境正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我沒有係上指引我返回的保險繩,沒有帶替換的空氣桶,尤其糟糕的是我沒有帶一個一起潛水的夥伴。我過於相信自己的資曆、自己的經驗了。我的腦海裏立刻閃現出四年前的情景:我的一個潛水夥伴單獨下水,也是被堵在沉船中,當時他慌了手腳,竟解下潛水裝備,拚命想鑽出來。他的手指因為企圖扯裂船殼而抓扒得皮開肉綻,白骨外露。即使是這樣,大海還是將他留在了海底。我馬上使自己放鬆下來。我對自己說:“別怕,別怕,越是激動越會將空氣耗得越快,……我的體質不錯,空氣還足可以使用25分鍾……一般來說,炮塔中間有一條路,如果能找到,我就能脫險。”但是,就在我彎彎曲曲地穿行在迷宮式狹窄的走廊裏時,我還是強烈地感到自己的生命處在極端危險之中。
這是走廊的岔口,右邊是亂七八糟的管子和破碎雜物,我隻好選擇了左邊的路,但遊了大約十二三米,便到了沒有出路的盡頭。我退了回來,小心翼翼地繞著過道裏的管子和其他破碎雜物向右邊遊去。才遊了約七米路,我手電筒的燈光就開始暗淡下來。要是沒有燈光,我就如同瞎子一般,無法找到周圍的任何出路。在第二條通道裏,我突然瞥見了從船殼的一條裂縫中射進來的亮光,但裂口太小,我鑽不出去。我得馬上想出一個主意來求救。
我找到了一截鋼管兒,把我的一隻橡皮手套套在鋼管兒頭上,然後把手套伸出裂口,在水中來回揮動。要是有一個潛水員發現它,他就至少能夠通過狹窄的裂口,補充幾隻空氣桶來給我。這一招兒果然奏效,不一會兒,真的來了一個潛水員。我將一條胳膊伸出裂口,用小刀在船殼外沿刮出這麼幾個字:“被困……空氣……繩索。”那個潛水員點點頭,摘下自己的空氣桶塞了進來。然後一個飛鶴衝天,直向海麵上躥去。他準是我的好友拉斯。隻有他,身形才這麼瘦削;也隻有他,才有這份機靈。估計拉斯一定會來救我,我決定在這裏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