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太空探險
1970年4月,美國的宇宙飛船“奧德賽”號在執行“阿波羅-13”太空計劃時,由於太空艙中的電力不足以及氧氣嚴重泄漏,使得人類第三次登月行動宣告失敗,飛船上的三名宇航員的生死懸於毫發之間。機組人員與地麵的控製中心為飛船安全返航,共同嚐試實施了一項從未試驗過的救援計劃,在茫茫的宇宙中演繹了人類曆史上最驚險的一幕……
飛船發生嚴重故障
4月13日的夜晚,美國得克薩斯南部的休斯頓航空航天控製中心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密切注視著監控台上的兩個超大屏幕。此時,載有三名宇航員——機長吉姆·洛維爾、宇航員弗雷德·海斯和傑克·斯維格特的宇宙飛船“奧德賽”號,正以3500公裏的時速向著月球飛去,企圖第二次敲開廣闊宇宙的大門。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13”登月行動。
時間是21點07分。突然,駕駛艙內的一隻主警報燈亮了起來,電壓表的指數開始下降,接著“奧德賽”號便失去了平衡,左右搖擺起來。斯維格特立即向地麵控製中心發出了求救信號。與此同時,控製中心的計算機也覺察到了這些,並且還發現了更加嚴重的問題:太空艙裏的兩個補氧裝置中的一個儀表指數顯示為零;兩個借助氫氧及催化劑產生動力的燃燒室也出現了明顯的故障。控製中心的工作人員仍抱有一絲僥幸,他們認為也許是儀表失靈了。然而經過仔細的確認之後,他們不得不麵對現實:遠在33萬公裏外的“奧德賽”號宇宙飛船上發生了嚴重的機械故障,三名宇航員的生命危在旦夕。
不祥之兆
其實,“阿波羅-13”登月計劃從開始實施就受到了挫折,首先是由於機組人員在訓練時發生意外事故,使得兩人受傷,總部臨時決定由“阿波羅-14”的登月人員頂替去完成使命,於是洛維爾、海斯和另一名宇航員馬丁利倉促地投入了訓練之中。在距離發射不到一周的時間,馬丁利又患了重感冒。航天局的醫生們擔心馬丁利在航行過程中引發其他病症,又隻得讓另一名候補隊員斯維格特換下了馬丁利。
從迷信的角度來說,“13”在西方一直被認為是一個不太吉利的數字,而“阿波羅-13”計劃卻與“13”結下了不解之緣——火箭發射恰恰定在4月11日的13時13分。兩天之後的4月13日,宇宙飛船便發生了故障。甚至連飛船的名字“奧德賽”在拉丁語中也是生死未卜的意思。這一切是驚人的巧合,還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呢?
查明原因
現在是21點30分。此時,“奧德賽”號宇宙飛船依舊如醉漢般搖搖晃晃地在太空中航行。航空航天局的工作人員也無法作任何舉動,因為在沒有查清故障的原因之前,誰都不敢對遠在幾十萬公裏外的飛船發出指令。
經過仔細的檢測,地麵控製中心發現情況簡直糟透了:飛船上第一燃料箱的氧氣已經漏光,第二燃料箱也開始發生泄漏。動力艙、氧氣艙、燃料室和控製係統全部處於危險狀態,這表明整個宇宙飛船上的動力儲備隻能維持幾個小時。然而就算是立即返回地球,也至少需要幾天的時間。不僅如此,氧氣泄漏隨時都可能引起飛船爆炸!
導致泄漏的直接原因是由於氧氣的純度不夠,經過低溫處理後,一部分氣體並沒有凝固,而氧氣艙的密封蓋又因為質量問題無法密封。
飛船即將失控
“奧德賽”號越飛越遠,它已經駛入了原先為登月而準備的下降軌道中,但此時每個人都不奢望什麼登上月球了。為了安全返航,飛船必須重新加速脫離原先的軌道,並從月球的另一麵繞回來,擺脫月球引力,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重新進入回歸地球的軌道。
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要實施起來談何容易!在目前這種電力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該如何正確點燃火箭推進器?又怎樣控製點燃時間以及確定航向?更令人擔心的是已部分受損的太空艙能不能經受得住這一次推進?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