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定安全措施計劃
企業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製定確切的符合實際狀況的年、季、月安全措施計劃,使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得到有計劃地進行。
開展群眾性安全檢查
電氣安全檢查包括:電氣設備的絕緣是否損壞、絕緣電阻是否合格、設備裸操作帶電部分是否有防護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是否正確可靠、保護裝置是否符合要求、手提行燈或局部照明電壓是否是安全電壓、移動電氣設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用具和滅火器材是否齊全、電氣設備安裝是否合格、其安裝位置是否合理、製度及操作規程是否健全、執行是否認真。
電氣安全檢查一般每季進行一次,特別要重視和注意每年梅雨季節前和雨季中的安全檢查以及冬季來臨前的安全檢查。對變壓船等輸變電設備要求堅持巡視檢查。對使用中的電氣設備要求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如:絕緣電阻、接地電阻、安全用具、避雷設施、變壓器油及其他一些保護電器等,都應定期檢查、測定和進行耐壓試驗。
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
安全教育及培訓主要是通過電化教育、廣播宣傳、培訓等多種形式使操作人員認識、掌握安全用電知識和方法及安全規程,從而更安全、有效地開展工作。
(二)電氣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電氣安全工作基本要求主要有:電氣設備,特別是高壓設備一般規定應有兩人以上值班。對運行中的電氣設備必須嚴格按要求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臨時)巡視,巡視的目的主要是監視設備運行情況,及時發現缺陷。值班人員在巡視時,必須嚴格執行下列要求:
(1)電氣設備巡隊一般應有兩人進行。
(2)雷雨天氣,巡視室外高壓設備時,應穿絕緣靴,嚴禁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針(離開避雷針至少5米以上)。
(3)高壓設備接地時,為預防跨步電壓,巡視人員與故障點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一般室內保持4米以上,室外保持8米以上。
(三)電氣設備的倒閘操作要求
倒閘操作是拉開或合上開關或刀閘,斷開或放上熔斷器(含直流操作電源),改變繼電保護或自動裝置的整定值及其停用或投入,裝拆臨時接地線等操作動作的總稱。
電氣設備使用狀態
(1)運行狀態——設備接入電氣回路帶有電壓。
(2)熱備用狀態——設備僅斷開電源,刀閘仍處在合上位置。
(3)冷備用狀態——開關和刀閘均已斷開。
(4)檢修狀態——設備已停電,退出運行,並安裝了接地線和掛標示牌。
倒閘操作
進行倒閘操作必須遵守下列要求:
(1)值班人員必須得到調度或電氣運行負責人的命令後方能進行倒閘操作。
(2)執行倒閉操作,必須兩人進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一般由技術比較熟練的人員擔任監護工作。
(3)倒閉操作必須由操作人員填寫操作票,監護人員審核(操作票至少保存三個月)。
(4)填好的操作票,由操作人和監護人在模擬圖板上進行模擬操作並進行核對,從而檢查發現操作項目的正確與否,以便查出原因,及時糾錯。
(5)執行操作時應認真“唱票”和“複誦”,在確認核對無誤後,在監護人的命令下,操作人才執行操作。
(6)雷雨時,應嚴禁倒閘操作。
(7)電氣設備停電後(即使是事故停電),在未拉開有關刀閘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觸及設備或進入遮攔,以防突然來電。
二、動力設備的安全管理
企業動力設備及傳導管線是生產活動的心髒和動脈,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動力設備的數量及單台容量愈來愈大,結構性能愈來愈複雜,而且各種動力介質的傳導管線和口徑(線徑)也愈來愈大,所用材質也越趨複雜。因此,隻有強化動力設備管理,確保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地運行,才能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開展。
(1)安全:針對動力係統采用介質的危險性特點,必須對其安全進行特殊要求,健全和強化動力設備操作、運行、維修規章製度和預防性試驗,定期檢驗。另外,要求站房本身具備耐火等級要求和各種防爆、防火、防雷擊措施。
(2)可靠:針對動力係統必須連續運行的特性,要求其具備高度的可靠性,以保證係統結構的耐壓強度和熱穩定度,確保動力設備完好,保持供應正常,同時還要考慮當進行檢修保養時,有可供替換運行的備用機組。
(3)經濟:動力設備是企業主要耗能設備。因此,有計劃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通過合理組織生產,調整好負荷,提高用能負荷率和設備利用係數,來努力降低能耗,實現係統運行經濟性。
(4)合理:根據各種動能的不同品質和負荷性質,合理選用和分配動能,並采取梯級利用和循環利用,充分利用低位熱能餘熱,以及減少能源轉化次數等來提高能源利用率,達到供能合理性。
加強對動力設備生產運行過程的管理,在安生、可靠、經濟、合理運行的前提下,達到壽命周期費用最低和綜合效益最高。動力設備生產運行過程的管理必須嚴格貫徹安全第一,確保連續而正常地安全運行,為生產服務。
(1)根據動力係統必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要求,在前期管理階段,動力站房的設計、建造以及設備的選型安裝、驗收(含輔助設施)等,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這是安全運行的先決基礎條件。同時,亦應考慮留有以後擴建增容餘地,滿足企業用能負荷增長的需要。動力設備的容量選擇、係統結構的布局等均應符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
(2)管理機構必須適應生產需要。要有能適應動力設備管理工作的精幹高效組織機構。配備數量適當、素質較高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運行操作值班人員和維修人員。
(3)建立完善必要的規章製度。建立完善動力設備日常巡回、定期檢查製度、維護保養製度、計劃大修製度、運行管理製度、交接班製度、安全防火製度等必要的規章製度、崗位責任製,運行操作規程以及各種安全工作規程。
(4)嚴格安全監測和檢查。配備足夠的、先進適用的檢測試驗器具和儀器,對動力設備進行狀態監測,逐步實現自動報警、自動調節、自動記錄,保持最佳運行狀態。對動力設備運行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回檢查和安全檢查,保證設備經常處於完好狀態。同時,加強故障管理,對運行中發生的故障和事故部位、時間、現象、因素、處理方法和停歇時間,認真做好記錄、統計、分析工作。動力站房內外環境要求整潔衛生,地麵平整,道路暢通,站房無漏雨,各種管線、地溝蓋板安全遮攔完整可靠。
(5)定期對操作運行值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素質。操作運行值班人員必須增強“三熟三能”要求。“三熟”是指熟悉設備(係統)結構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流程;熟悉設備性能和操作方法;熟悉本崗位的規章製度。“三能”是指能分析運行情況;能及時發現故障和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維修技能。
三、設備事故管理
企業生產設備因非正常損壞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停機時間和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者均為設備事故。設備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類。設備事故分類標準由國務院工業交通各部門確定。設備釀成事故後,將給企業的生產、財產帶來損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為此,必須從設備事故中認真分析原因,總結並吸取教訓,製定防範措施,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事故的分析
(1)發生設備事故後,必須立即切斷電源,保持現場,按設備分級管理的有關規定逐級上報。一般事故由發生事故單位主管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在設備管理部門參與下,根據“三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進行調查分析。如果發生事故的性質具有典型教育意義,則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全廠設備員、安全員和有關人員參加現場會,進行共同分析,接受教育。重大和特大事故應由企業主管設備的廠長組織設備安裝部門和事故有關人員進行分析。
進行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一是要重視並及時進行事故分析,分析工作進行得越早,原始數據越多,分析事故原因和提出防範措施的根據就越充分;二是要很好地保存原始分析憑據,不能破壞發生事故的現場,不能移動或接觸事故部位的表麵,以免出現錯誤分析等其他情況;三是要仔細察看事故現場,進行詳細的記錄,必要時還要照相處理,如確認需要拆卸發生事故零部件時,要避免使零件再產生新的傷痕或變形等情況發生;四是分析事故時,既要注意發生事故部位,還要詳細了解周圍環境,多訪問有關人員,以便得出真實情況。分析事故切忌主觀判斷,早下結論,必須根據調查情況和測定數據進行仔細分析判斷。
(2)一般事故應在三日內填報事故報告單,上報設備管理部門,由設備管理部門簽署處理意見;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由廠主管領導批示,並在一日內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一周內寫出事故調查書麵材料,報上級主管部門,聽候處理指示。
(3)設備事故經過分析、處理並修複後,要按規定填寫維修記錄,由車間機械員負責計算實際損失,填入設備事故報告損失欄,報送設備管理部門。
(4)企業發生的各種設備事故,設備管理部門每季應上報,記入曆年設備事故登記。
設備事故的原始記錄
設備事故報告記錄應包括下列內容:設備編號、名稱、型號、規格及事故概況;事故發生的前後經過及責任者;設備損壞情況及發生原因,分析處理意見,重大、特大事故應有現場照片;發生事故的設備在進行修複前後,均應進行主要精度、性能的測試,設備事故的一切原始記錄和有關資料,均應存入設備檔案。如因設備設計製造質量而造成事故,則用戶應將出現的問題反饋給原設計製造單位。
三、設備事故性質
凡屬人為原因,如:違反操作維護規程、擅離工作崗位、超負荷運轉、加工工藝不合理以及維護修理不良等,致使設備損壞停產或效能降低者,稱為責任事故;凡因設備原設計、製造、安裝等原因,致使設備損壞、停產或效能降低者,稱為質量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災害致使設備損壞、停產或效能降低者,稱為自然事故。
四、設備事故的處理
任何設備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責任。對事故責任者,根據事故大小、情節輕重及認錯態度,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或賠償損失。對設備事故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應加重處罰,並追究領導責任。情節惡劣或屢教不改者,應加重處理。對故意破壞設備所造成的設備事故,要追究刑事責任。
觸犯刑律者要依法製裁。
安全管理製度
一、治安管理基本製度
治安管理部門人員的職責:
部門經理職責
(1)對整個企業內的安全保衛負有組織領導的具體責任。
(2)製定保安部的工作計劃和目標,督導經理助理及下級管理人員的工作
(3)主持部門工作會議,傳達總經理及有關主管部門的指示。
(4)對重大案件、事故親自組織調查、處理。
(5)負責完成總經理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經理助理職責
(1)在部門經理不在時,代行經理職權,處理有關事宜。
(2)協助部門經理搞好日常管理工作。
(3)檢查、監督各班組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向經理彙報。
(4)搞好分管區域的重點防範工作。
保安組長的職權與職責
1.保安組長的職權
(1)負責本組保安的考勤、考績工作,對保安人員工作表現的好壞進行表揚和批評。
(2)根據工作的需要和部門經理的批示,有權調動本組保安人員,加強某部位的保安工作。
(3)有權對本組的工作崗位進行調整。
2.保安組長的職責
(1)對保安部主管負責,負責對本組保安人員和所管轄責任區安全的管理工作。
(2)帶領本組保安人員,根據製定的各崗位責任製,嚴格認真地搞好安全保衛工作。
(3)根據責任製中所規定的項目和要求,嚴格檢查、督促本組人員落實崗位責任製。
(4)做好本職工作,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
(5)做好部門領導與基層保安人員的協調工作,及時將保安人員反映的各種信息向上級彙報。
(6)不斷學習法律知識,熟悉保安業務,逐步掌握治安保衛工作的規律和特點。
(7)認真做好本組保安人員的考勤工作,如實記載工作中遇到及處理的各種情況和問題,做到每天向主管部門彙報一次。
保安員的職責
(1)統一著製服,佩戴裝備,端正儀容,糾正違章時先敬禮,必須做到以禮待人。
(2)認真做好防火、防盜、防搶劫工作,認真檢查設備設施,確保管區安全。
(3)堅守崗位,提高警惕,發現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製止,甚至與犯罪分子鬥爭到底。
(4)執勤過程中要勤巡邏,預防惡性案件和事故的發生。
(5)熟悉消防器件的位置及使用方法,遇到突發事件時能及時正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