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由於愚昧無知所致。西方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愚昧是產生懼怕的源泉,知識是醫治懼怕的良藥。”例如大家正在談論某一個話題,如果一個人對此類問題毫無所知,在這種社交場合下,他若不是介入談論,就會明白地告訴他人自己是無知於此道;若是介入談論,便會由於無知而害怕“難堪”,所以這種進退維穀的局麵,便會使他封閉自我,不參與社交,孤立於一隅。
隻有克服這種自我封閉的消極心態,正確認識自己,勇敢地走入社會,與他人進行交流,做事才會成功。克服心態的方法有:
(1)要有社交成功的願望。隻要你想進入大家的圈子,想成為社交的一員,想受到大家的歡迎,想有許多朋友,你就會努力去適應社交,調動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社交的技能,與社會融於一體。
(2)要敢於表現自己的長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需要你在交往中去發現,不斷地顯示自己的長處,你就會吸引別人的注意,你就會找到自己的誌同道合者。隻要你有自信,你就會使自己的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
(3)在別人麵前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不但不會丟臉,反而會贏得別人的尊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承認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不要怕他人的眼光,因為“頭上的爛瘡疤蓋是蓋不住的”,隻有承認它的存在,才有改正的可能。也隻有敢於承認自己不足大家才會認為你是個誠實的人,值得信賴,就會願意結交你,和你成為朋友。
(4)多與別人交談,敞開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自己。話是開心的鑰匙,隻要與人交談就會收到交際的效果。多與人交談就會漸漸地敢於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就會與人坦誠相待,就會容許別人發表自己的見解,彼此相容就會達成一致,就會建立友誼,你也就學會了交際。
打開心靈的鑰匙,讓自己融於社會,坦誠待人,你會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凡事要想得開
‖原典‖
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古句新解‖
你應處於保持本性、無所修飾的心境,交合形氣於清幽恬淡的方域,順著自然的本性而不用半點兒私意,天下就可以治理好了。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如果想治理好天下,就必須使自己清幽恬淡。做人也應如此,隻有保持恬淡之心、樂觀態度才能更好地做事。
如果你想擁有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不妨擁有一顆樂觀的心。但是擁有樂觀的同時你會發現悲觀就在不遠處。
悲觀的人對人生的態度與樂觀的人正好相反。認為一切都不可改變,對一切都持之以否定態度。對任何事情總是作最壞的預測,在觀察人的時候,總是看到本質惡劣的一麵、滿肚子自私自利的動機。對悲觀的人而言,社會是由一群狡猾、頹廢而邪惡的人組成,他們總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為自己謀利。這群人既無法信賴,也不值得對其伸出援手。
如果你曾與悲觀的人進行合作,你會發現,隻要你一提出計劃,他們就馬上會站出來反對,提出一連串的麻煩與障礙。而且他還會告訴你,即使圓滿達成目的,最後隻會嚐到苦澀。經這麼一說,你大概會對自己的計劃產生動搖了吧。
悲觀的態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甚至能同化樂觀的人。例如某天早晨,偶然在路上碰到一悲觀人,他會立即將消極的態度與無力感傳染給你。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期待被喚醒、引誘的“傾向”。悲觀的人能夠巧妙地擄獲這種“傾向”,藉此實現其目的。
具體來說,悲觀“傾向”有兩點:一是對未來的不定與恐懼;二是人與生俱來的怠惰,希望躲在自己的殼裏不要動。事實上悲觀者的本質就是怠惰。他不願努力適應新的事物,也不願改變習慣。無論起床、用餐,以及度周末的方式,都希望依照固定的模式進行。
一般來說,悲觀的人往往自私。以人推及,他認為既然每個人都那麼貪婪、墮落,而且千方百計想占人便宜,自己又為什麼必須寬以待人呢?他常常深懷嫉妒,隻要聽他說話就知道了。
相反,如果你與樂觀的人相處,就會快樂很多,因為他們容易信賴他人,願與他人共赴困難。雖然也能察覺別人的惡意或缺點,但也相信每個人都有優點,所以與樂觀的相處,悲觀的人也會受到感染。
悲觀的人,就像一隻躲在自己的殼裏麵的烏龜,稍微探一些頭,就怕發生異常危險;相反,樂觀者關心別人,讓別人暢所欲言,給別人時間,觀察對方的所作所為。如此便能夠了解每個人的長處、優點,因而得以團結、領導眾人,共同朝某個目標邁進。卓越的組織者、優秀的企業家,都具備這種特質。
另外,樂觀的人也容易克服困難,轉敗為勝。因為他會在失敗中積極尋找新的解決方法,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不利的條件轉變成有利的條件。悲觀者則會因為一下子就看到困難而心生畏懼、退縮不前。要讓樂觀的情緒帶走悲觀,做一個快樂的人。
霧裏看花,榮辱皆雲煙
‖原典‖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古句新解‖
清楚地劃定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辯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呀!
?自我解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體現了人們對外物的一種正確態度。台灣著名作家林新居有一作品《就是這樣嗎?》或許能給你一種啟發。
“白隱”是日本著名的禪師,佛法功德均為當時之人所仰慕。有一對夫婦,在住處的附近開了一家食品店,家裏有一個漂亮的女兒。無意間,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無緣無故地大起來。麵對這種事情,她的父母震怒異常!在父母的一再逼問下,她終於吞吞吐吐地說出“白隱”兩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但這位大師不置可否,隻若無其事地答道:“就是這樣嗎?”孩子生下來後,就被送給白隱。麵對自己的名譽被毀,但他並不以為然,隻是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或是冷嘲熱諷,他總是處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撫養別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後,這位沒有結婚的媽媽,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她向父母吐露真相:孩子的生父是在魚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裏,向他道歉,請他原諒,並將孩子帶回。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他隻是在交回孩子的時候,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嗎?”仿佛不曾發生過什麼事;即使有,也隻像微風吹過耳畔,霎時即逝!
為了讓這個少女有生存的機會與空間,白隱甘心代人受過,犧牲了自己的名譽,在受到人們冷嘲熱諷時淡然不驚,隻是簡單的一句“就是這樣嗎?”而在冤屈被洗刷之後還是那麼一句平淡的話,“就是這樣嗎?”這種榮辱不驚的處世態度讓人折服,可見白隱修養之高,道德之美。
19世紀中葉美國有個叫菲爾德的實業家,想要實現用海底電纜把“歐美兩個大陸連接起來”。由此成為美國當時最受尊敬的人,被譽為“兩個世界的統一者”。
在舉行盛大的接通典禮上,剛被接通的電纜傳送信號突然中斷,人們的歡呼聲變為憤怒的狂濤,都罵他是“騙子”、“白癡”。可是菲爾德對於這些毀譽隻是淡淡地一笑。他不作解釋,隻管埋頭苦幹,經過6年的努力,最終通過海底電纜架起了歐美大陸之橋。在慶典會上,他卻沒上貴賓台,隻遠遠地站在人群中觀看。
菲爾德不僅是“兩個世界的統一者”,而且是一個理性的戰勝者。當遇到他人的質疑時,隻淡然一笑,然後作出正確的選擇,在實際行為上顯示出強烈的意誌力和自持力,這就是一種理性的自我完善。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會麵對成功與失敗,隻是大小與意義有所不同而已。麵對成功與失敗,應榮辱不驚。成功時要謹記,這榮譽隻是過眼雲煙,隻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證明而已。失敗了也不要一蹶不振,因為你拚博了,奮鬥了,何談後悔。人生榮辱隻為一時,時光過遷,一切皆雲煙。
保持良好的心態
‖原典‖
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
‖古句新解‖
用仁來普施恩澤,用義來分辨事理,用禮來規範行動,用樂來調和性情,狀貌慈祥可親,稱為君子。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君子應有仁、義、禮,有好的規範,做人擁有好心情,也就具備了仁、義、禮,快樂自在其中。
心性好,心態也就會隨之平和與完善,這是因為心性因年齡的增長而成熟,隨著歲月流逝,人世更迭,體會了各種各樣的人生經曆後,你就能更明白心態與生活的關係,應該具有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心性,是對一個人的善惡成分,好與壞,正確與錯誤,如何判斷自我與外界關係的一種綜合反映。
人對同樣事情,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時間往往會有不同的看法。人生中的某些艱難與不順,甚至危險與可怕的事件,往往也就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上事先形成了。
之所以說“事先”並不是說人有未卜先知的本領,而是他的行為往往就事先透露了他的結果。世間之事皆是人為所成,是人的思想決定了其所產生的後果。人想去謀利,想去得名,或想去做賊,這些想,都是“事先”動念。念先有了,事才會跟上。
動了什麼念頭,想去往哪裏,這就是心性了。心性的好壞往往就決定了你心態的好壞。
人們習慣於把個人的品行過於社會化,個人品行的好壞,在更多的時候,是與社會公德相聯係。仿佛隻有在公眾的場合裏,品行才能顯示它的好壞。而對個體的自我則沒有太高的要求。
事實上,心性好與壞,對他人的影響力還不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對個人生活所具有的心態的影響才最重要。一個人的命運如何,做事的成功與否,生活得是否美滿,乃至悲歡離合的遭遇,都是在這個“心性”之中,由這個心性在作怪。
心性良好,健康的人,會注意到陽光、友情、溫暖,尋找到歡樂,不缺乏自我安慰的辦法,並有回避危險的能力。從這一點來說,好心性的人,會把日子過得舒暢,就是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調整,能較自然地處在一種對事物的全麵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