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欣賞自然美
(一)自然美類型:
壯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雄偉——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險峻——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清幽——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明媚——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曲折——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二)自然美內容
1、形態美
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
4、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6、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7、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2、聲響美
1、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2、聲喧亂石中,色靜深鬆裏。
3、颯颯鬆上雨,潺潺石中流。
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5、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6、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7、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色彩美
1、千裏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2、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4、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5、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6、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8、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9、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4、動態美
1、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2、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
4、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5、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6、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7、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8、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9、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三)自然美的力量
1、氣勢磅礴驚心動魄
2、優美怡人賞心悅目
3、欣賞感悟啟迪激勵
二、感悟自然美
(一)、欣賞美景,領略美好
(二)、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三)、熱愛生命,升華境界
(四)、啟迪心智,思考人生
1、生命美好,珍惜沒有時間回流的自然生命,向往無限,追求形而上境界。
2、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的偉大人格力量的象征。
3、自然美不是世外桃源,能給人們帶來對人性的深度體驗,使我們享受純淨和美好,能夠觸動可能已經麻木了的心靈,使種種被玷汙扭曲的物欲人生在自然審美的光照中成為深入反思的對象。
三、關注自然
(一)尊重自然規律,培養生命意識
(二)關注自然狀況,增強責任感
(三)關注人類活動,增強憂患意識
(四)防範自然災害,增強使命感
“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明月鬆間照”的美景、“悠然見南山”的意蘊以及“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闊,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又像一支動人的樂曲。大自然不僅是人類生存的載體,同時也是人類的精神依托。
“關注自然”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理念一致,也暗合“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內涵。
體現在高考中,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
1、自然與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雄奇的山峰,深沉的海洋,朝暉夕陰,花開葉落,都可以成為命題內容和寫作的素材。
2、自然與情: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寄情於自然之中,創造出許多流傳千古的佳詞妙句。壯闊的洞庭山水激蕩著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魅力的荷塘月色浸潤著朱自清的寧靜與淡泊。關注自然,從草木的一枯一榮中感悟生命的珍貴,在楊柳的隨風搖曳中傾訴思念的傷感,在古跡的殘垣斷壁中沉澱曆史的思考……寓情於景,托物言誌,文章才會深刻飽滿。
3、自然與理: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枝一葉一世界”,事理、情理、哲理都可以在自然中挖掘。用自己的眼光觀察自然、感悟自然,把握其本質,領悟其意蘊,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境界才會不斷地得到提高。比如,大氣汙染、物種消亡的背後是人類環保意識的淡薄,從而將“和諧”的命題融入到作文中去。
{一、素材積累}
(一)欣賞自然美方麵
【1】描寫春天的詩詞
1、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7、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誌和《漁歌子》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9、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10、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描寫夏天的詩句
1、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此描寫夏天的詩句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2、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3、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4、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遊《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5、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6、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曆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7、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淩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幹《題報恩寺上方》
8、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9、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3】描寫秋天的詩詞:
1、《蘇幕遮》【宋】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2、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劉禹錫《秋詞二首》
3、年代:唐
作者:李嶠
作品: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4、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5、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6、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戰國楚·宋玉《九辯》
7、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8、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9、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10、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補充: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裏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歎,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4】描寫冬天的詩句
1、北風其涼,雨雪其雱,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雨雪:下雪。雨:下,落。雱:大雪紛飛的樣子。
喈:風疾的樣子。霏:霏霏,紛飛的樣子。《詩經·邶風·北風》
2、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淒淒: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4、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淒厲。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5、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裏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製》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