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學文化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
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
在通常的情況下,人們認為“文化”是一個人的行為、修養。
作文備考之五:
{走進科學文化}
本專題包括:走進文學藝術、走進音樂藝術、走進流行文化和走進現代科技四部分。
一、走進文學藝術
1、文學藝術概念
借助語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意識形式,屬於社會意識形態。它包括語言藝術(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表演藝術(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和綜合藝術(戲劇、戲曲、曲藝、電影)等。文學是語言藝術,廣義的藝術概念包括文學在內。
2、欣賞文學藝術作品
(1)首先學生要閱讀大量的文藝作品
(2)學生要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
(3)積累一定數量的詩文佳句
寫作素材積累:
(一)必讀書目介紹:
教育部在最近頒布的兩個新教學大綱中,第一次明確指定中學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課外文學閱讀必讀的30種文學名著,並具體規定初、高中學生的閱讀總量。
初中部分(10種)
《西遊記》《水滸》《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繁星·春水》《魯濱孫漂流記》《格列佛遊記》《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人傳》
高中部分(20種)
《論語通譯》《三國演義》《紅樓夢》《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圍城》《哈姆萊特》《堂吉訶德》《歌德談話錄》《巴黎聖母院》《歐也妮·葛朗台》《複活》《普希金詩選》《泰戈爾詩選》《老人與海》《談美書簡》《匹克威克外傳》
中國文學
文學理論
1.文學概論/童慶炳.—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11
本書講了文學的性質、作用,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種類和體裁,文學創作過程、創作方法和文學欣賞、文學批評等。中學生閱讀此書,可係統了解文學理論方麵的基礎知識。
2.中國文學史/章培恒,駱玉明著.———複旦大學出版社,1996.3
本書一改以往同類書較濃的政治色彩,更具文學的個性,受到文學界的一致好評。
3.外國文學史/朱維之,趙澧.———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1
閱讀此書,不僅可以對外國文學的發展史有一個全麵係統的了解,而且可以從中有所借鑒,來發揚光大我們的國民文學。
4.世界著名作家訪談錄/王詵編.-——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3
本書為同類書中國內第一本,入選的均為第一流的好文章,作者皆為二十世紀名家。
文學作品
5.毛澤東詩詞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9
毛澤東作為一代詩雄,為我國傳統詩詞開辟了一條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廣闊道路,使這一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文學樣式,煥發出青春的異彩,成為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閱讀該書,可讓人領略毛澤東的詩人氣質,感受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
6.詩經選/餘冠英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篇的形式以四言為主,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複和詠歎的特點;其優秀篇章描寫生動、語言樸美,音節自然和諧,富有藝術感染力,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展有著深廣的影響。
7.西廂記/(元)王實甫;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2.-新1版
本書在體裁上突破了元雜劇每劇四折的體例,大大擴展了篇幅,結構嚴謹,場次洗練,文辭優美,詩意濃鬱,體現了元雜劇的輝煌成就,在戲劇發展史上影響深遠,並有“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之稱。
8.聊齋誌異/(清)蒲鬆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本書是我國文言短篇小說中的珍品,作品繼承和發展了魏晉誌怪小說和唐人傳奇小說的藝術成就,既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又給人以現實主義的真實感。小說構思奇巧,既幻異曲折,跌宕多變,又脈絡分明,敘次井然,且以文筆洗練、描繪細膩見長。其思想與藝術成就標誌著我國文言小說創作上新的高峰。
9.雷雨/曹禺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9
本書堪稱中國現代戲劇之最。塑造了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每一個人都顯示了作為社會人的豐富內容,並以各自的遭遇和命運激動人們的心弦。
10.藝海拾貝/秦牧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78.5
本書是當代散文大家秦牧“寓理論於閑話趣談之中”的文藝評論性散文集。作者把一些文學技巧通過談天說地、漫話隨筆的方式寫出來,形成一本有趣的文藝理論書籍,以幫助初涉文學領域的讀者掌握這方麵的知識。
11.人間魯迅/林賢治.——花城出版社,1989.1
本書是關於魯迅的長篇文學傳記。全書從曆史、哲學的高度,概括了偉大的思想者魯迅的一生。
12.射雕英雄傳/金庸著.—三聯書店,1994.5
本書為當代武俠小說的精品,在武俠小說史和整個中國當代小說史上,它的普及和影響程度都堪稱第一。其情節生動,文筆優美,被廣大讀者所喜愛,尤其是中學生讀者。
13.朝花夕拾/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12
本書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追懷往事之作。作者用夾敘夾議的方式,以青少年生活經曆為線索,真實而生動地抒寫了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一組生活。文中飽含著作家強烈的愛憎,閃爍著社會批判的光芒。
14.女神/郭沫若.-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6.-2版
本書對封建藩籬的勇猛衝擊,改造社會的強烈要求,追求和讚頌美好理想的無比熱力,都鮮明地表達了“五四”革命運動地特征,傳達出“五四”時代精神的最強音,同時也為中國新詩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和廣闊的天地。
15.繁星.春水/冰心.-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4
本書渲染“母愛”、“童真”,也宣揚了“世界是愛”的思想,給了涉世未深的青年以某些精神上的慰藉,作者善於用優美的文字烘染出濃鬱的抒情氛圍,在當時發生過較大的影響。
16.平凡的世界/路遙著.——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12
本書寫青春的激情,寫心靈的成長,寫人性的溫暖,是一部對青年人的精神成長很有幫助的作品。
17.青春萬歲/王蒙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5
本書生動細致地描寫了我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大規模建設前夕,青年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為祖國獻身的渴望,以及他們在追求這個美好目標過程中的成長。
18.猜謎十日通/蘇壽真等編著.——京華出版社,1998.4
本書由燈謎名家主撰,融知識性、趣味性及實用性於一爐,將燈謎發展曆史、燈謎特征、猜製燈謎的基本方法、技巧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外國文學
19.一千零一夜/納訓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11
本書又名《天方夜譚》,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文學名著。在它出版至今的二百多年中,幾乎傳遍了全世界。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它是中、近東各國、阿拉伯地區廣大市井藝人和文人學士在幾百年過程中,共同加工、提煉、編纂而成的一部優秀的民間故事集。
20.雪國/(日)川端康成著;侍桁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7
該書196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作者川端康成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日本人,也是第二位榮膺此獎的亞洲人。
21.歐也妮.葛朗台/(法)巴爾紮克著;傅雷,鄭永慧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9
本書是《人間喜劇》中的一部。它生動形象地記錄了法國貴族社會的沒落和資產階級上升發展的曆史,深刻地揭露了資本積累的血腥罪惡和海外掠奪的殘暴無恥,是“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的曆史”。(恩格斯)
22.泰戈爾詩選/(印)泰戈爾著;冰心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5.-2版
泰戈爾在詩集中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熱愛,對祖國命運的關切。他的詩在印度是“家傳戶誦”的,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傳唱。
23.金嗇薇/(前蘇聯)巴烏斯托斯基著;李時,薛菲譯.-漓江出版社,1997.1
該書入選《白熊叢書》,為蘇聯文學精品特輯。
24.普希金詩選/(俄)普希金著;多人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11
普希金,被人們稱讚、比喻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他一生寫了八百多首抒情詩,其中著名的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曾激發了讀者無窮的想象;新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被文學評論家推崇為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他的不朽作品引起了世世代代讀者的共鳴。
25.死魂靈/(俄)果戈理著;許慶道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本書是果戈理的代表作,是他創作達到頂峰的標誌,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典範作品。
刻劃的形象乞乞科夫成為世界文學形象之一。本書是俄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巨作。
26.魯濱遜漂流記/(英)笛福著;徐霞村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5
本書塑造了歐洲文學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正麵主人公。書中讚美勞動、頌揚人對自然鬥爭的描寫,至今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書以第一人稱展開故事,寫得真切感人,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27.複活/(俄)列夫.托爾斯泰著;草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6
本書結構簡明,形象生動,語言樸實。精細入微的心理描寫與辛辣的諷刺藝術,達到了十分高超完美的程度,把十九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高峰。
28.少年維特之煩惱/(德)歌德著;勞人,董問樵譯.—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3
本書通過主人公的悲劇,揭露批判了德國封建製度的腐朽,表達了青年一代追求個性解放的情緒。是一部產生重大國際影響的德國文學作品。
29.伊索寓言/(古希臘)伊索著;羅念生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本書通過擬人化的手法,描寫動物之間的關係,影射當時社會,反映了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不平等的關係。其中不少寓言體現了唯物論的認識論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它故事單純,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對後世歐洲及世界文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30.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馬著;蔣學模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12
本書以豐富的想象、驚險的場麵、引人入勝的曲折情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作者對受害人的同情心。
31.堂.吉訶德/(西)塞萬提斯著;楊絳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3
本書既辛辣地諷刺了騎士文學,又尖銳地批判了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封建社會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學、藝術以及私有財產等製度,深刻地揭露了腐敗的社會生活,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悲慘境遇,表現了鮮明的人文主義思想。在人物刻劃、情節安排、形象描繪等方麵,善於將平凡的生活,奇特的想象,主要的情節與相對獨立的故事、滑稽誇張的喜劇場麵與引人深思的悲劇因素等混合使用,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32.格列佛遊記/(英)斯威夫特著;楊昊成譯.-譯林出版社,2000.4
本書是一部愛憎分明的傑出諷刺小說。作品通過船長格列佛敘述四次航海的經曆來影射和諷刺現實,對英國資本主義製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小說出版二百
多年以來已被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流傳甚廣,特別是小人國和大人國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伏爾泰、拜倫、高爾基、魯迅都非常推崇斯威夫特的諷刺作品。
33.匹克威克外傳/(英)狄更斯著;蔣天佐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4
本書用幽默風趣的筆法,揭露了英國社會種種不合理、荒誕可笑的現象,發人深省。
34.茶花女/(法)小仲馬著;王振林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7
本書通過主人公的悲慘身世和不幸結局,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腐朽與虛偽。小說真切感人,帶有濃重的悲劇氣氛。
35.漫步遐想錄/(法)盧梭著;徐繼曾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盧梭的文學作品具有自己鮮明的啟蒙主義特色。他崇尚自我,抒發感情,熱愛自然,
被公認為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先驅。這些特色在《漫步遐想錄》中尤其突出。這部作品是作者跟自己的心靈親切交談的產物,是對自己的心靈的分析和解剖。通過作品可看到他不加修飾的淳樸、無可懷疑的真誠、不再被論戰和激情所激動的才智。
36.麥田裏的守望者/(美)塞林格著.—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3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天的當代美國文學中,有兩部小說經過三十年時間的考驗,已被認為是“現代經典”:一部是黑人作家拉爾甫·艾裏森的《看不見的人》,一部就是本書。(施鹹榮1982.12譯本前言)
37.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選/(美)馬克吐溫著;董衡巽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
作者是美國十九世紀後期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馬克吐溫雖然是作為一個幽默諷刺作家而聞名的,但他決不是一個為幽默而幽默,取悅於讀者的庸俗作家,而是一個對社會弊病痛下針砭的社會批評家,這一點在其作品中有著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