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自覺參與環保活動的意識與能力,不是隻靠一兩次宣傳教育或單純的說教和提一些保護環境的要求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通過多種教育途徑和方法以及反複參與實踐活動,才能內化為自身的環保意識,外化為環保行動。
創設環環相扣的環境教育途徑
宣傳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活動的途徑之一。受教育者通過大量的宣傳教育活動學生可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再指導實踐活動。我校在環境教育宣傳活動中采取了看、聽、講相結合的方法。組織學生看環保展覽、錄相、VCD光盤。有些展覽怕學生看不懂或理解不全麵,我們就把展覽錄下來再配上解說,讓學生邊看邊聽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通過環環相扣的環保宣傳教育,學生們開始有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認識到他們的生活不僅有陽光雨露,幸福快樂,而嚴峻的環境問題正威脅著他們未來的生存,學生們開始萌發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各學科教學滲透環境教育途徑
科技自然老師指導學生製作“保護環境、美化社區”沙盤;“減卡救樹”宣傳卡等。使學生懂得社區環境的好壞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免贈賀卡可以節省大量自然資源,使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
每位老師都努力挖掘教材中可滲透環保教育的滲透點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活動途徑
活動育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我校把開展豐富多彩的環保活動作為強化學生環保意識與主體自覺參與環保活動教育的最佳途徑。幾年來我們組織的活動有:
(1)參觀考察活動。
組織學生參觀了百鳥園、麋鹿園、教學植物園、中國科技館、自然博物館、高科技種植園、中興廢品回收公司等。利用寒暑假參加中小學生大運河考察、“自然情懷”夏令營、小湯山溫泉蔬菜基地綠色夏令營等。
(2)社區環保活動。
每逢雙休日、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市區“綠色誌願者清掃日”和社區假日小隊活動。同學們來到社區、走上街頭、插掛彩旗及宣傳標語、向路人播放環保宣傳錄音、清掃綠地、撿拾白色垃圾、刷洗電線杆上的非法小廣告、廢電池回收活動、小手拉大手家庭《綠色生活承諾卡》活動。
(3)各種環保活動。
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生環境保護知識競賽、綠化美化保護環境係列教育跨世紀綠色行動、生命之樹活動、中小學生“創新杯”生物知識競賽等活動。
(4)環境和資源日紀念活動。
每逢植樹節、世界水日、地球日、環境日等環保日和資源日,我們都給學生組織有關的活動。例如:植樹種草、環保畫、環保手抄報比賽、節水方案設計、保護動物百人簽名、青少年保護動物觀點調查等。
(5)讀環保書報活動。
我們倡導學生讀環保方麵書籍報刊,並要求寫讀後感。
(6)環保社會調查。
我們組織學生到社區開展環境調查,調查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理解、對申辦奧運的看法、對垃圾分類的看法、進行“用小眼睛觀察大社會、小社區與申奧的差距”調查等。與清華大學環境與科學係的大博士座談環保新形勢;與徒步萬裏黃河,倡導綠色文明的任佳雁座談環境保護問題;向英國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珍妮古道爾了解黑猩猩的生活習性等。
一個個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活動,一次次深刻地環保教育過程。震撼著學生的思想,觸動了他們的心靈,強化了他們的環保意識,使他們從內心發出了強烈地主體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和社會責任感。從內心呼喊出:“不說保護環境的空話,要做保護環境的實事”的誓言。從實踐行動中體現出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的決心。
在環保活動中引進評比、表彰機製的途徑
環境教育中也要引進評比表彰機製,這不僅僅是可以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參加環保活動的主體意識,學生的潛能得以展示。為此學校每次開展環保活動前都要提出活動要求和評比條件,活動後進行總結、評比、表彰。
通過在環保活動中引進評價、表彰機製的實踐,我們得到這樣的認識:評價、表彰機製是激發學生主體自覺參與環保活動積極性的有效途徑。
通過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主體自覺參與環保實踐活動的研究。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首先要樹立牢固的環保意識與可持續發展觀念,對環境教育工作要有堅定不移、常抓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