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鄭成功收複台灣

鄭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從小喜歡讀書、愛好練武。後來由於鄭成功堅持抗清鬥爭,深受南明隆武帝器重,賜姓朱,改名成功,所以又號為“國姓爺”。

鄭成功曾隨父親鄭芝龍參加抗清鬥爭。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拒絕了清朝政府的招降,繼續舉旗抗清。在殘酷艱苦的鬥爭中,鄭成功感到,如果不建立堅強可靠的基地,抗清是難以持久的。於是,他決定改變戰略,揮師東渡,驅逐荷蘭殖民者,收複台灣。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624年,台灣被荷蘭殖民者侵占。他們在台灣大肆掠奪,殘酷勒索,使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荷蘭殖民者為了加強統治,在台灣西南部修建了二個據點台灣城(今安平)和赤嵌城(今台南),並駐軍二千多人。

1661年4月21日中午,鄭成功率領大軍2.5萬人,分乘三百五十多艘戰船,從金門出發,浩浩蕩蕩,揮師東進。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這時候,有些將士聽說西洋人的大炮厲害,有點害怕。鄭成功把自己的戰船排在前麵,鼓勵將士說:“荷蘭人的紅毛火炮沒什麼可怕的,你們隻要跟著我的船前進就是。”4月29日,鄭成功的大軍利用海水漲潮的時機,駛進鹿耳門,登上台灣島。

台灣人民聽說鄭軍來到,成群結隊推著小車,提水端茶,迎接親人。在人民的支持下,鄭成功的軍隊包圍了赤嵌城。赤嵌的荷軍一聽有大軍攻城,頓時驚慌失色。他們一麵向荷軍總督告急求援,一麵派出240名荷軍迎戰。鄭成功的大軍勇猛異常,一舉殲敵180人。嚇得敵人龜縮城中不敢應戰。三天之後,敵軍在外無援兵,內無水源,秩序混亂的情況,隻好獻城投降。鄭成功的大軍隨即直逼荷蘭殖民者的另一據點——台灣城。

台灣城是荷蘭總督揆一的駐地。整個城池是一座建築在海堤(鯤身)上的堡壘。城高牆厚,防守嚴密,並設炮台火器,城防比較堅固,給攻城帶來很大困難。鄭成功把大軍駐紮在附近,一麵命令士兵做好攻城準備,一麵深入民間,征求當地百姓的支持。他所在之處,“壺漿迎者塞道”,熱烈歡迎和支持祖國來的軍隊。

揆一見大軍圍城,嚇得心驚膽戰,他一麵偷偷派人去巴達維亞(今爪哇)搬救兵,一麵派使者去到鄭軍大營求和。說隻要鄭軍肯退出台灣,他們寧願獻上十萬兩白銀慰勞。鄭成功斷然拒絕,並嚴辭喝道:“台灣本是中國領土,我們要收回這地方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們如果賴著不走,就把你們趕出去!”

喝退荷蘭使者,鄭成功把24門大炮運到陣地上,下令攻城。中國軍隊勇猛衝殺,但荷軍炮火猛烈,一時難以取勝,於是鄭成功決定采取築柵挖壕,長期圍城的戰略來逼迫敵軍。駐爪哇的荷軍,聞台灣城被圍,立即派了十艘戰艦,700多士兵前來救援,也被鄭成功的軍隊打敗,退回爪哇。在圍困八個月之後,鄭成功下令向台灣城發起總攻,一排排大炮猛轟,炮彈雨點般地傾瀉到城中,一時火光衝天,城內混亂不堪。荷軍一看敗局已定,走投無路,隻得舉起白旗投降。鄭成功的軍隊收複了台灣城,終於把盤踞達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者驅逐出台灣。

1662年7月,鄭成功因積勞成疾,患了重病。在患病期間,他非常思念祖國的大陸,天天要坐在將台上,麵向遼闊的大海,眺望祖國的大陸。病至七天,終於不幸逝世,年僅39歲。

鄭成功不畏艱險,驅逐荷蘭殖民者,開發台灣的英雄業績,光耀史冊,馳名中外,這位著名的愛國者,永遠值得紀念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