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這樣說道:“在公益事業中,有錢的捐資叫慈善,沒錢的捐款叫愛心。”然而,在尹欣欣的身體中,卻始終跳動著一顆友愛之心。由於浦東輔讀學校與特勤中隊毗鄰,尹欣欣先後與五名智障學生結成對子,不僅時常自費幫他們購買一些智力玩具與學習用品,還利用一切業餘時間到學校與其一起做軍事遊戲、表演武術動作,一招一式地教他們擒敵術,引導他們戰勝困難等。與此同時,尹欣欣時常所說的一句話是:“你行的!”這句話語在無形中使智障兒童的臉上一次次地泛起燦爛的笑容。
由於家境貧寒的緣故,幼小時期的尹欣欣便在無形中養成省吃儉用的好習慣。他是一個在三伏盛夏季節都舍不得買一支冰棍的人,然而,當其得知上海市奉賢區五四中學的學生劉靜尉由於家庭拮據而麵臨輟學的情況後,剛剛轉入士官不久的他便立即產生是否能為這個貧困家庭提供幫助的念頭。於是,在一個不經意間的星期天,他特意來到上海愛心援助辦公室,以了解劉靜尉的具體家庭狀況。得知劉靜尉的父親常年癱瘓在床,母親大病初愈,家裏每月的收入不足800元的時候,尹欣欣下意識地將手伸進裝著當月當月610元工資的口袋,本想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但轉念又想到千裏之外的老家,他的家位於山東青州農村,家裏的生活主要依靠父親拉板車而維持,為了照顧在縣城學習的妹妹,母親常年租住在縣城之外的窩棚裏,直至現在,由於蓋房子與供應妹妹上學,家裏還欠著兩萬多元的外債,平時連肉都舍不得吃,父母也需要此筆工資為其解壓……一邊是素不相識的孩子渴望求知的眼神,一邊是父母疲勞不堪的身影,尹欣欣的手將口袋裏的610元錢攥了又攥,最終還是將其捐至眼前的劉靜尉。從那以後,他又連續五個學期默默無聞地為其資助學費。當上海市愛心助學辦公室為部隊寄來捐贈證書與感謝信時,士兵們才得知他捐資助學的英雄事跡。
對待人民群眾,他滿腔熱情;對待戰友,他更能捧出一顆愛心。班裏的一名戰士周權患得了奇怪的皮膚病,隻要一吃辛辣食物,就會全身奇癢;隻要在運動後一出汗,就會潰爛流膿,幾經治療均毫無療效,為此,小周深感痛苦,甚至曾產生過輕生的念頭。尹欣欣一邊耐心地開導小周,幫助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一邊每天為小周塗藥擦身,四處托人求醫問藥,即使是在探親回家時,也從不忘記到處打聽,最終在鄰縣一位老中醫那裏尋得偏方。回到部隊後,他又每天親自為小周煎藥、端藥。經過尹欣欣三個月的精心照料,小周的“怪病”終於得以全部治愈。
2006年6月,上級為支隊分配了一名直接保送入學提幹的名額。在考核選拔的6名預選對象中,尹欣欣的各項成績均名列前茅,並由於見義勇為而擁有加分的優勢。然而,他卻主動向支隊黨委提出申請,將機會轉讓於兵齡比他長、綜合素質較為出色的士官班長劉春光。與此同時,並對支隊領導這樣說道:“我將來還有機會,可班長明年就超齡了,對他而言,這是其最後的一次機會。”
一位參與第十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評選的評委曾這樣對尹欣欣評價道:“他既是一位英雄,又是當代青年的楷模,更是平凡中透著理想、責任與追求的普通戰士。在他的身上,令自己看到了社會的未來與希望。”雖然尹欣欣僅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戰士,但他卻創造著不平凡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