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徐特立病中念著老百姓
徐特立老爺爺是我國德高望重的無產階級革命前輩,是傑出的革命教育家。1947年3月,為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黨中央主動撤離了延安。徐老隨著大隊人馬,翻過一座座山嶺,跨過一條條河灘,一夜間往往要行軍一百來裏地,白天也不能很好地休息。過度的勞累,損害了這位年過70的老人的健康,來到山西汾城時,他終於病倒了。
徐老躺在炕上,喘著粗氣,幹咳著,同誌們焦急地圍在一旁,摸著徐老的額頭,熱得燙手,看著徐老幹裂的嘴唇,大家的心比針紮還要難受。秘書試了試表,徐老的體溫竟高達40度。
病人是多麼需要開水啊!可是,水桶是幹的,水壺裏也沒有水了。在這光山禿嶺的晉北地區,連找點柴禾燒水都非常困難。怎麼辦?大家正在發愁時,有個同誌突然想出一個主意,跑去找老鄉要一些麻稈來當柴禾用,這東西一點就著。大家非常高興,七手八腳忙碌起來,有的舀水,有的折要來的麻稈,準備點火。
“你們在做什麼啊?”徐老聽見動靜,用微弱的聲音發問。
“我們搞到了一些麻稈,給您燒點水喝,”一個同誌說。
“什麼?麻稈?”徐老一聽,掙紮著坐了起來,當他看到地上放著的一把麻稈時,吃力地朝著準備點火的同誌擺擺手,臉上露出十分生氣的樣子:“不!這個不能當柴禾用,快送回去,不能糟蹋老百姓的財物。”
徐老對當地群眾的生活習慣了解得非常清楚。原來,這位同誌拿來的不是普通的麻稈,而是一種經過浸製曬幹,加過工的麻稈,這種麻稈很容易點著,也比較耐燒;這一帶農民晚上就拿它點了照明,當燈用。徐老對同誌說:“你們光想到了替我燒水,卻忘掉了群眾利益,這怎麼行呢?”說完,還要那位同誌學學“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直到那位同誌把麻稈退還給老鄉,向主人道了歉,徐老才安心地躺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