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董必武廉潔奉公

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務。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董老”。

董老一生廉潔奉公,公字當頭。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了。這年冬天,董老受黨中央的委派,率領一個工作團抵達南京,了解和處理有關接管國民黨政府財產方麵的問題。

一天休假日,董老帶著衛士長小劉和司機老段來到梅園新村。他們又回到了自己戰鬥過的地方,這裏瞧瞧,那裏看看。

遊覽回來之後,小劉和老段商量起來了:“你注意到沒有,前年咱們撤退的時候,董老留下的衣物、用品還在呢。咱們得想法子把東西取回來帶走。”

老段也告訴小劉說:“你還記得董老坐過的那輛別克牌汽車嗎?那天,我在街上看到了,剛才一打聽,有了下落,咱們也把它領回來,怎麼樣?”

“太好了!這裏都是些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啊!”

他倆越談越興奮,滿以為自己的想法合情合理,一定能得到董老的支持。

誰料到,當他們向董老報告了他們的想法以後,董老卻批評說:“南京剛解放,這裏的群眾將根據我們的行動,來判斷我們是什麼樣的人,看看共產黨到底和國民黨是不是不一樣。你們這樣做,會引起人民對我們的誤解,以為我們像國民黨一樣,假公濟私,亂拿東西。要知道,如今梅園新村的一草一木、一針一線都是國家的財產,人民的財產,你們不要去那裏拿任何一件東西。”

董老最後叮囑說:“我要和你們約法三章,不許向地方要東西;不許以我的名義搞任何活動;不許接受禮物。你們能做到嗎?”

老段趕緊回答說:“保證做到。決不違反!”

董老笑了笑,又問:“要是違反了怎麼辦?”

小劉笑著說:“違反了,就寫檢查,挨批評唄。”

董老對待下級同誌這樣,對待家人也如此嚴格。

1954年秋天,董老率領一個代表團出國訪問。

出發之前,董老的警衛秘書正在整理行裝,董老的大兒子良羽跑來對他說:“叔叔,你回來的時候,給我買個照相機好嗎?”

警衛秘書一邊忙著裝箱,一邊笑著隨口答應:“好吧!如果有機會,一定給你買一個。”

到了國外,由於活動繁忙,警衛秘書把買相機的事忘了。直到臨回國的時候,在閑談中才提到這件事,於是一位同誌就與使館的同誌聯係,問能不能代董老買個相機。

使館的同誌滿口答應,很快就買好,交給了警衛秘書。

一天良羽拿到了相機,興高采烈地擺弄相機的時候,被董老看見了,忙問他:“你這個相機是從哪裏弄來的?”

良羽回答說:“是叔叔從國外給我帶回來的。”

董老一聽,臉色馬上變得嚴峻起來,把隨行的同誌叫來,問清了這件事的經過,然後批評說:“小孩子隨便說的話怎麼能當真呢!而且為什麼事先又不跟我打個招呼?你們也知道在國外買東西要花外彙。我們國家底子薄,人口多,有限的外彙要用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上,怎麼能用來給自己買相機呢?”

聽了董老的批評,幾個隨行的同誌都低頭無語,良羽站在一旁細細品味著爸爸這番話的分量。董老清了清嗓音,自言自語起來:“這個錯誤怎麼糾正呢?”他望了大家一眼,對警衛秘書說:“這樣吧!你帶上照相機和八百元錢,現在就去外交部辦公廳找王主任,和他商量,怎麼處理更妥當,留相機還是留錢,請外交部決定。”

王炳南過去曾在董老領導下工作過,對他那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作風十分了解。他聽完警衛秘書介紹的情況後,作了認真考慮,決定把相機留下作為公用,錢讓秘書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