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方以智好學勤記
方以智,字密之,號曼公,安徽桐城人,是明末清初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愛國主義者。他精通哲學、自然科學、文學、醫學等許多門科學,一生寫下了不少著作,現存的就有28種之多。這些著作,大部分是在他的讀書筆記的基礎上充實發展起來的。
從少年時代起,方以智就好學勤記。每讀一本書,遇到自己特別喜愛的篇章、片段或警句,他就用卡片抄錄下來,反複吟讀十餘遍,然後把它貼在牆壁上。這樣,每天都要抄上十幾段至少也有六七段。每當讀書作文告一段落,在房中散步的時候,他就借此機會再看看、讀讀牆上的那些篇章、片段。方以智給自己立下一條規則:每天必須有計劃地把牆上內容從舊到新地讀上三五遍,直至滾瓜爛熟,一字不漏為止。四周牆壁都貼滿了,就把前兩天所貼的收下來,藏到書籠中,再把當天剛剛抄錄的,貼補在空白之處。這樣,每天收下一批,又補上一批,從未間斷過。他用這種辦法積累了上萬段精彩的文字,為以後寫文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用此方法外,他還勤於記讀書筆記。每讀完一本書,他都要寫很詳細的讀書筆記,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摘錄書上重要的文句,常常一天要寫十幾條或幾十條。他的筆記本很多,有的用來記錄為人處世的道理,有的用來記錄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有的用來記錄地方上的風俗習慣和奇聞異事,有的用來記錄奧妙的哲學道理。每隔一斷時間,他就要整理一番,分類歸納,編出索引,以備查閱。
方以智寫讀書筆記很認真,不僅字寫得端端正正,而且還特別詳細。他為了研究一個問題,常常要翻看許多書,搜集許多民間生活材料,直到把問題徹底弄清楚為止。
有一次,方以智為了研究明朝以前人們住的房屋、用的器具和穿的衣服,就翻閱了70多種書,還訪問了許多老年人,終於把這些方麵的問題弄清楚,寫出了很詳細的研究報告。他經常不斷地寫筆記,右手握筆的部位都長滿了厚厚的老繭,以至老繭最後竟凸起很大一塊,朋友們都戲稱這為“六指”。
他的讀書筆記博及群書,考據精確,這對他後來的寫作幫助很大。方以智的著作《通雅》,曾獲得世人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