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林巧稚謙虛好學

林巧稚是中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經她的手,不知有多少嬰兒順利地降臨人間。不論是早產、難產還是各種複雜的婦科疾病,她都能做到診斷準確,妙手回春。早在新中國誕生之前,她就已經造詣極高,譽滿中華了。

她學的是西醫。

有一次,一位婦女前來看病。這位病人已被別的醫院確診為癌症,家屬懷著最後一線希望請林巧稚複查,看看是否還有什麼辦法。

醫生是不能講假話的。林巧稚經過各種化驗檢查,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進行判斷,最後不得不搖頭歎息,告訴病人的家屬:“確實是癌病,而且到了晚期,無法手術切除,隻能服藥拖延了。”

“您看還能活多長時間?”家屬問。

林巧稚想了一會兒,說:“要不了兩年。”

家屬感謝醫生交了底,扶著病人回去了。

林巧稚的病人很多,她不可能時刻記掛著每一位患者。

過了四年,她忽然想起了這件事,便去信向家屬了解情況。不料,回信到了,信上說,那位癌症病人仍然活著!

這簡直是一個奇跡!為了弄明白其中的原因,林巧稚親自跑到患者的家裏去了。

大夫登門拜訪,患者非常高興,她告訴林醫生:“這四年來,她一直看中醫,吃草藥。”

“感覺怎麼樣?”林醫生急問。

“還好,不光走路沒問題,我還能做飯、洗衣服、看小孩……”患者回答說。

林巧稚用拳頭捶著自己的頭,大聲地自責:“哎呀,我是多麼蠢啊!”

從此,她一麵同患者保持聯係,一麵開始思索:看來,光當一個好西醫還遠遠不夠,中醫中藥不可忽視。中醫和西醫,好比鳥兒的雙翅,自己隻有一個翅膀怎麼成呢?

她開始利用一切業餘時間攻讀中醫書籍。

過了不久,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來了一位著名的老中醫,名叫王誌敏,林巧稚就拜他為師,從頭學起。王誌敏看病時,林巧稚坐在旁邊,仔細地觀察,認真地記錄,體會中醫的診斷奧秘。盡管王老先生的檢查手段極為簡單,但診斷結果卻與西醫往往相同,這更使林巧稚感到自己的不足,堅定了學習的決心。

學無止境,探索不息。在謙虛好學的林巧稚看來,知識的海洋永遠是寬廣無垠的。

中國科學院成立時,林巧稚是學部委員中第一個女同誌。按照人們通常的認識,她的地位已經很高了,她的學識水平早為海內外所公認了,然而她仍然把自己當成一名小學生。

有一年,協和醫院舉辦了一期中醫學講座,每周占用兩個晚上的時間授課。對於緊張工作了一天的醫生來說,要堅持聽課,困難是很多的。可是,人們發現,每次講座開始之前,總有一位頭發花白的女醫生趕到禮堂,習慣地在前排找一個位置坐下。開始講課了,她取出筆記本、戴上老花鏡,記得十分用心。

課講完了,授課人特意走到她身邊,笑著說:“林醫生,您是專家,如果發現我有講得不妥的地方,可得及時指正呀!”

林巧稚慌忙起立,說:“可不要這樣,我今天就是你的學生,一名普通的學生。你要是太客氣,反而叫我難為情。說到專家,也是相對的,你專在這一點,我專在另一點,我們都不可能是全才。如果檢查我的全部醫療記錄,也有不少誤診的例子哩!”

接著,她講出了曾給一位癌症患者宣判“死刑”而未死的病例……

林巧稚謙虛好學一生,她終生未嫁,直到逝世前,還在不停地學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