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不要成為卑賤的人
歌德小時候一直不愛學習。他的父親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小歌德仍然成天無所事事。為此,小歌德不知道受到了多少次的責罵,挨了多少次打。
一次偶然的機會,歌德的父親見到了著名的人類學家福斯貝特·庫勒。由於庫勒博士非常熱衷於教育,便對歌德父親講述了許多名人的教育情況。
庫勒博士講述的事情使歌德父親深受啟發,回家後便改變了對待孩子的態度,並采用了全新的教育方法。
他不再要求小歌德完全服從他的意願,而是常常向他講述曆史上些偉人的事跡,並告訴他偉人們在小時候都是熱愛學習的孩子。就這樣,小歌德對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熱愛學習與高尚、偉大相關聯的概念。
有一天,歌德的父親正在與友人談論一個他們不久之前遇到過的一個流浪漢。當他發現小歌德就在不遠處玩耍時,便故意提高了說話聲:“聽說那個流浪漢從小就不愛學習,整天遊手好閑,認為不學知識照樣能生活得很好。沒想到,當他長大後想為自己找個出路,可已經太晚了。因為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隻能成為一個靠乞討生活的卑賤的人。”
小歌德聽到了父親的話,突然感到了一種以前從未有過的震動。他想:“我應該做高尚的人還是卑賤的人呢?”
顯然,小歌德願意做一個高尚的人。因為第二天,小歌德表現出了以往從未有過的舉動。他主動要求父親教他學習知識,並不顧一切地拚命學習起來。
從那以後,刻苦的學習始終伴隨著歌德的一生。最終,他達成了自己的願望,成了一個令人尊敬的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