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恐龍生理(3 / 3)

5、恐龍的性別和繁殖

恐龍不都是卵生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物館古生物館館長羅伯特·貝克卻提出,雷龍可能不是卵生,而是胎生的。雷龍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生活在1.2億年前。貝克研究了40-50具成年雷龍的骨架,發現它們的盆骨腔比其他大多數恐龍都寬得多。這樣寬的盆骨腔,足以容納下雷龍的胎兒,而且還能順利地分娩。1910年,人們曾發掘出一具成年雷龍的化石骨架,而在這一骨架中竟包含有一個小雷龍的骨架。當時有人猜測,這一大一小兩具骨架,是被水衝到一起的。但後來貝克仔細研究了這一標本,得出的結論卻是:這是雌雷龍和它的還未出世的胎兒的遺骨!這位學者相信,雷龍媽媽不產卵,而是直接生出龍寶寶,就像現生的大象一樣。對雷龍是胎生的還是卵生的問題,現在還沒有一個肯定的結論。但值得一提的是,爬行動物中,雖然大多數是卵生,但也有少數是卵胎生,如現生的蛇類、蜥蜴類中就有這樣的成員。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在古代爬行動物胚胎化石中,繼魚龍胚胎化石之後,最近瑞士蘇黎世學的古生物學家又在瑞士南郊和意大利北部發現了幻龍的胚胎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的第二具珍貴的胚胎化石。幻龍化石的顱骨相對較大,趾骨化石不全,肱骨較短。這些特點表明,這是一個即將從卵內孵化出的胚胎。此標本體長隻有51毫米,隻是成體平均體長的22%,可能是已知的最小的爬行動物化石。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發現幻龍蛋的蛋殼化石。

恐龍的性別

研究者曾在野外收集了大量美洲鱷的受精卵(它們的大小、重量和質量基本上都一樣),然後分成六個組,分別在六種不同的溫度下進行孵化。六種溫度分別為26℃、28℃、30℃、32℃、34℃、36℃。經過65天的孵化,結果十分令人意外:孵化溫度為30℃和低於30℃的卵孵出的全為雌性鱷;孵化溫度為34℃和高於34℃的卵孵出的全為雄性鱷;孵化溫度為32℃時孵出的鱷雌性、雄性都有,但雌多雄少,其比例為5:1;孵化溫度低於26℃或高於36℃時,卵全部死亡。據科學家研究,爬行動物中,蜥蜴、龜、鱉也是溫度決定性別。但科學家始終弄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科學家認為,在氣候史上,地球的氣溫自中生代末期起逐漸變冷。氣溫對恐龍的性別的關係怎樣,還有待於人們去發現和研究。

現代科學識別恐龍性別

在美國曾發現過一些霸王龍的化石,恰好可依大小分成兩種類型。但這種個體大小的差異不明顯。再說個兒大小是由諸多因素引起的,可能與性別有關,也可能與年齡或發育程度有關。因此,以大小論性別不是個可靠的辦法。拉森等研究者解剖了一些鱷類,發現雄鱷尾椎骨下麵向下伸的第一個脈弧要比雌鱷的相對要大一些,差不多大出一半。隨後,拉森等人對某些恐龍化石進行檢查,發現被查的霸王龍和禿頂龍都有鱷類那種第一脈弧,隨性別而變化的情況。拉森似乎已找到了鑒定恐龍兩性的辦法,但需要對更多的恐龍化石進行檢查,才能給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6、恐龍的智力

恐龍的智力

有的學者用計算恐龍“腦量商”的辦法來測量恐龍的智力水平。“腦量商”是根據恐龍的體重、腦量及現生爬行動物的腦量大小按一定公式算出來的。被測的恐龍腦量商越小,它就越蠢笨;腦量商越大,它就越聰明。經測量,馬門溪龍等蜥腳類恐龍的“腦量商”最低,隻有0.2-0.35。甲龍和劍龍的“腦量商”為0.52-0.56,角龍的“腦量商”在0.7-0.9之間,在素食龍中,最有智慧的要屬鴨嘴龍。它的“腦量商”為0.85-1.50。鴨嘴龍雖沒有什麼能打擊敵人的武器,但嗅覺靈敏,視力強,發現敵情能迅速躲避。肉食恐龍都比食草恐龍聰明。大型食肉龍,像霸王龍,“腦量商”達到1-2。小型的肉食龍中的恐爪龍腦量商超過5,比霸王龍大3-4倍,盡管它個子比霸王龍小得多,但卻比霸王龍機敏靈巧,殺起植食龍來也格外凶猛、神速。

恐龍的“副腦”

有人解剖了馬門溪龍的腦殼和脊椎骨,終於發現了這個龐然大物的秘密。原來,在它的臀部脊椎上,有一個叫做神經球的東西(脊椎的膨大部分),正是這個神經球在默默地協助那個不像樣的小腦子進行工作。神經球比腦子要大好幾倍,主要負責後腿和尾巴的運動。這樣,馬門溪龍頭上的那個小腦子就比較輕鬆了,隻負責吃東西就行了。馬門溪龍臀部的神經球實際上就是它的“後腦”,它與前腦相距約十幾米遠。馬門溪龍不是惟一有兩個腦子的恐龍。背上長有古怪骨板的劍龍也有兩個腦子。不過它的前腦更小,最多也就是100克重,於是能巨大的任務便落在“後腦”上了,劍龍臀部脊椎上的神經球比“前腦”大20倍。有了這個後腦,劍龍的腿和尾巴靈活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