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時間上是無窮無盡的;時間本身沒有起點和終點。假如用一根線段表示時間的任意一個段落,那麼這個線段上的任意一點,都表示一定的時刻;而任意兩點間的距離以及這個線段本身,都表示一定的時段。
時間的自然單位有3種:日、月和年。它們都是天體運行的周期。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同時沿著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地球上由此產生了晝夜交替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隨著太陽在地麵上的直射點不斷由東向西移動,晝半球和夜半球在相互交替中,白天變成黑夜,黑夜又變成了白天。
地球自轉的結果,產生了天然的時間單位--日。日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比它更小的單位就是時、分和秒,都是日的等分。
一天的時間有多長呢?一天是24小時,這似乎是不成問題的。地球自轉一周,到底需要多少時間呢?計算一天時間的方法,主要有恒星日和太陽日兩種。
恒星日是某一恒星(或春分點)連續兩次經過同一子午線平麵的時間間隔。這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所需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這叫做一個恒星日,是以恒星為標準來測定的,長度沒有明顯的變化,在天文觀測上很重要。
但是,恒星日同人們日常生活、晝夜變化的節律不很適應。同人類生活關係最密切的是太陽,人們最關心的時間是太陽時。
人們平常說,一天24小時,是太陽連續兩次經過同一子午線平麵的時間間隔,叫做一個“真太陽日”。將一個真太陽日分為24等分,每一等分即為一真太陽時(或稱視時)。由於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一個太陽日,地球要轉360°59′,比恒星日多59′,所以時間上比恒星日多分56秒鍾。
地球公轉的軌道為橢圓形,地球距離太陽有時近,有時遠;公轉的速度有時快些,有時慢些。這樣,一天就有長有短了。一天有時超過24小時,有時卻不到24小時,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人們在一年中長短不等的太陽日中,求得一個平均數來,這叫平“太陽日”,一般叫它“太陽日”。一個太陽日的24等分之一為一“平太陽時”。日常鍾表所示的時間就是平太陽時。每小時分為60分,每分鍾為60秒。這是人們日常使用的時間單位。
平太陽日和真太陽日兩次經過同一子午線平麵的時間間隔是不同的。最多能相差16分鍾。一年中隻有4天的時間間隔才一樣。因此,很早以前巴黎的鍾表匠在自己的招牌上寫道:“太陽所指示的時間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