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和氣象學的特殊創造,是勞動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它反映了地球上的四季變化、天氣冷暖、降水狀況、物候征兆等自然現象。
幾千年來,節氣對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曾經起過巨大的推動作用。
有些節氣還有著動人的故事。例如清明節就與晉文公重耳有關。晉文公幼年時曆盡了艱難,為逃避後母的殘害,他在外流亡了整整19年,幾度陷入絕境。有一次絕糧時,有個跟他流亡的大臣名叫介子推,曾忍痛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大塊肉來讓重耳充饑,從而渡過了難關。可後來重耳回國當了國君,在分賞有功之臣時,卻偏偏把“割股奉君”的介子推遺忘了!
介子推對於不公正的待遇並不論爭,而是不聲不響地領著老母親離開了京城,跑到了今山西省境內的綿上山中隱居起來。不久,晉文公想起了介子推之功,但卻不知他的蹤影。他大為懊喪,連聲歎道:“此乃寡人之過也。”經過幾個月的查訪才得知介子推的下落,於是晉文公親自跑到了綿上山。
然而綿上山山高林密,晉文公找了很久仍然茫無頭緒。介子推始終不肯出山。正在晉文公為難之際,有人出了個餿主意,說如果主公放火燒山,一向孝順母親的介子推一定會為母親安全而出山來……於是,一場大火遍山燒起,三天三夜也不見母子倆出來。後來才發現母子倆抱成一團,已被燒死於一棵大柳樹下!
晉文公後悔不迭,悲哀萬分。為了紀念這位有功之臣,他把綿上山改名為“介山”,並下令一個月內(後改為三天)不得舉火為炊,所有人都隻能吃冷的食品。所以,又稱舉火那天(農曆三月初五)為“寒食節”,後來逐漸演變為清明節,成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直到今天,清明節仍是我國人民祭祖掃墓、懷念先輩的重要傳統節日。
有首節氣歌,概括了24節氣的名稱和日期,便於人們記憶: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是四季之首,《公羊傳》:“春者何,歲之始也。”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是見,春是蠢動,是萬物開始有生氣的意思。立,也是建始的意思。
春風吹拂,雨水逐漸增多。“春雨貴如油”,春始風木,然生木者必水,雨水有利於農業生產。
地球在軌道上的四個重要位置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蟄居地下的蛇蟲百腳。我國大部分地區正進入春耕繁忙季節。
春分,“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清明,是明潔的意思。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發,改變了不久前冬季寒冷枯草的景象,而江南各地正是春季作物播種、出苗的季節。
春去夏來,“夏,假也,寬解萬物,健生長也”。說明氣溫升高,促使萬物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