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別具風采的陰陽曆--中國的農曆(1 / 1)

七天為周期的循環記日製,今天已經十分普遍:學校的教育計劃是按星期安排的,工礦企業的輪休也以星期為序交叉,有些西方國家甚至連工資、房租、稅收都常以星期為單位,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可能有人會問,陰曆偏愛月亮,丟了太陽,使日子與季節脫節,但陽曆又隻管太陽,不顧月亮,月份變得沒有意義,能否想辦法來個“兩全其美”,使得一種曆既照顧到季節的關係,又能使月初總在朔日呢?

這種能統籌兼顧的曆當然既不是陰曆,又不是陽曆,科學家們稱之為“陰陽曆”。我國曆代所使用的農曆,就是這種陰陽曆的最好代表之一。農曆又稱夏曆、中曆、舊曆。我國民間一直不恰當地稱它為“陰曆”,這很容易與“太陰曆”的簡稱“陰曆”相混淆。實際上兩者有原則上的不同。我國的農曆與季節大體相符,可以很好地指導農業生產。

農曆既要觀測太陽,又要觀測月亮,使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它的基礎是朔望月,一年的長度有較大的變化:一般的平年包括12個月,長353到355天,閏年則包含13個月(多一個閏月),可長達383或384日。這樣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它的正月-三月為春季,四月-六月為夏季,七月-九月為秋季,十月-十二月為冬季。

農曆中的月大致就是朔望月的長度,所以小月為29日,大月為30天。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新月(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並不固定,需要通過觀測及推算來確定,因此連續兩個月為大月或小月是常有的事,有時甚至出現連續三四個月為大月的現象。例如公曆的1981-1982年,即辛酉年十一月、十二月和壬戌年一月,接連三個月均是30天的大月,1982年-1983年還出現了四個大月相連的罕見特例。這是因為朔望月的長度比295日還長一些,積累多了就會出現這種看來不合理的現象。

為了使農曆能指導農業生產,必須使月份與季節相符,所以早在公元前3世紀秦朝的“顓項曆”中,就已提出了“十九年七閏”的原則,這比西方至少早了160年。這樣加進閏月後的平均曆年正好是3652502天,與儒略曆的值大致相同,但比它早了兩個世紀。

正因為有了閏月的關係,使農曆的年首正月初一(春節),總是固定在冬季,最早為1月23日(如1993年、2012年),最遲不超過2月20日(如1985年、2004年)。決不會像伊斯蘭的回曆那樣,有時在冬天過年,有時卻在夏天迎接新年。

曆法研究在我國古代天文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國曆法由來已久,足以與埃及、巴比倫媲美,而研究之精細,在世界上可居榜首。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曆史上提出過的曆法有100多種,有較大影響的也有94種之多,它們都各有特色,在一定的時間內相當準確地反映了月球、地球、太陽運動的規律。例如在西漢初期實施“太初曆”時,我國天文學家已經知道了朔望月與恒星月的區別,規定了閏月添加的原則,並且還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這五顆行星的會合周期測算了出來。

又如南北朝時期,我國天文學家、數學家祖衝之從觀測中發現了更合理的設閏法--每391農曆年中設144個閏月。這樣,相當於一年的長度為3652428天,與正確的回歸年隻差25秒鍾。而他所編的《大明曆》,一月的平均長度為2953059天,與朔望月長僅差1秒鍾!

到1281年時,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利用他自製的、當時堪稱世界一流的儀器,通過長時間的觀測,編製了新的《授時曆》。授時曆中的月長是29530593日,與準確值隻有037秒的差別。一年的長度為3652425天,與今日通用的公曆完全一樣!但比格裏曆早了360年。

遺憾的是我國農曆過於複雜,一般人難以記憶,也不易與世界進行合作交流。因此,辛亥革命後,我國也開始逐漸使用格裏曆(同時又保留著農曆)。現在人們一般也隻記得公曆的日子,而農曆則非得查日曆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