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3 / 3)

佛說齋經(出明藏緣字函即中阿含持齋經)

吳優婆塞支謙譯經

明蕅益沙門智旭註

古杭優婆塞陳熙願節要

按近事第七輕戒。每月六齋日。在家二眾。俱應受齋。凡受齋法。或至僧伽藍中。或請一師至自家中。今即家中受也。又優婆塞受齋。就寺為便。優婆夷受齋。就家為便。又西域。不拘近事白衣。凡修念誦功德。皆持八關齋戒。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城東。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維耶。早起沐浴。著綵衣。與諸子婦俱出。稽首佛足。一麵坐。佛問維耶。沐浴何早。對曰。欲與諸婦。俱受齋戒。

綵衣。在家常服。既無妨於八支。故不特製壞色。若已受菩薩近事戒。畜無縫三衣者。於受齋日。應得著之。

佛言。齋有三輩。樂何等齋。維耶長跪言。願聞何謂三齋。佛言。一為牧牛齋。二為尼犍齋。三為佛法齋。

依愛。同於牧牛。依見。同於尼犍。除愛見而修八支五念。名為佛法。

牧牛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飲飼其牛。暮歸思念。何野有豐饒。須天明當復往。若族種男女。已受齋戒。意在居家利欲產業。及念美飲食育養身者。是為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

喻此日雖從佛法受齋。而不持心八支。不習學五念。乃懸想次日五欲。猶如牧牛者。懸想明日水草也。例而推之。今生奉持佛戒。喜願未來人天受樂。皆如牧牛。不得出世大福。繇無出世大智光明。迺使心期陋劣如此。故結判雲。非大明也。

尼犍齋者。當月十五日。齋之時。伏地受齋戒。為十由延內諸神。拜言。我今日齋。不敢為惡。不名有家。彼我無親。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學。貴文賤質。無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

尼犍。此雲離繫。外道之名。由延。亦雲由旬。四十裏也。向諸神拜。不知歸向三寶也。不敢為惡。雖不徧列八支。大意與佛戒相似。不名有家。彼我無親。亦與佛戒略同。而僅稱尼犍齋者。非但為其不知歸憑三寶。良以其學。貴文賤質。無有正心。故也。貴文者。致飾於外。以圖悅人耳目。賤質者。不知真修實詣。反本還源也。直念真如。名為正心。不脫見網。名無正心。見惑既紆。愛習仍在。故至明日。仍如故事也。今雖歸憑三寶。而不圖出要。仍復貴文賤質。當知同彼外道尼犍。以例推之。受戒者。貴彰持律之名。而性遮諸業。未必微細清淨。演教者。貴彰宏法之名。而修證要途。未必精徹明了。參禪者。貴彰機用之名。而己躬下事。未必窮源極底。修懺者。貴彰音聲儀式之名。而事戒理觀。未必深諳力行。皆尼犍流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