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 3)

梧桐兼細雨點滴入人心

——評劉東的作品及其文學特征

馬光複

青陽二三月,柳青桃複紅,後浪推前浪,花苞迎春風。二月二,龍抬頭。仿佛是冬去春來之際,大地和天空醞釀著濃濃的春的氣息,突然一聲巨雷的轟然作響,通報了又要有新的枝丫上將綻出嫩芽花蕾,倔強的生命即將誕生……那是2003年,充滿了劉東的才情和顯示出他的敏銳目光的新作《轟然作響的記憶》一書由少兒出版社的龍頭北京的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作為“青春書坊”叢書中的一種出版了。

正如他的書名一樣,書一問世,轟然作響!這當然不是作者自己的預見,也不是上帝的恩賜,更不是什麼偶然和巧遇,而是這一部書標顯出的與眾不同的濃鬱的花香和耀眼的色彩,使它像一聲巨雷一樣轟然作響,震動了兒童文學界。

青年作家劉東,男,1968年出生於美麗的大連。自幼向上好學,不甘落後,頑強拚搏,勤奮努力,一篇篇一部部煥發著異樣光彩的兒童文學作品在他的手裏流出,闖進了大連文壇,踏入了遼寧非凡的青年作家隊伍,最終走向了全國和海外。

勤奮出成果。至今劉東已發表了各種體裁作品,累計已近二百萬字。除去具有明顯小說特點的報告文學集《轟然作響的記憶》以外,還著有長篇小說《情感操場》,長篇童話《超級螞蟻》,長篇科學文藝《大自然探秘》等。不久以前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長篇童話《稱稱你的話》同樣也受到了小讀者的熱烈歡迎,引起了兒童文學界的關注,評論界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由於他的努力和做出的成績,這些年來他獲得了許多榮譽。正所謂天道酬勤,他獲得了第六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五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遼寧省首屆未成年人優秀文藝作品一等獎、大連市優秀創作獎等國家及省市級多種獎勵。2002年又榮獲大連市首屆“文藝新人獎”。

劉東作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合同製作家、遼寧省兒童文學學會理事、大連市兒童文學學會副會長、大連市青少年刊社《青少年科苑》編輯部主任,身負重任,工作繁忙,但對文學創作始終不敢怠慢,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新作不斷問世,而且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令人欣喜。前不久,他的長篇童話《稱心如意秤》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發行,又一次引起了評論界的注意和極高的評價。在創作長篇作品的同時,他仍然堅持著中短篇小說的創作,如同不停地流淌著的清泉,不斷彙集成新的作品集。

根深葉茂的梧桐樹

《鳥兒在天上》是一篇很優秀的短篇小說。一開頭作者寫道:“遲落孤零零地站在街角的一棵梧桐樹下。”這個遲落就是小說的主人公。遲落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小木匠”,他的經曆和遭遇特別是他的死都給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和啟示。還有《金魚》裏的女主人公林紛的不幸結局,《姚水洗深》裏的姚水對社會的不公平的憤憤感情以及因而產生的向上拚搏的精神等等,都像一棵梧桐樹那樣深沉。

文學創作中,作家可以去自由地選取或沉重或輕鬆或高雅或幽默或快樂的種種題材。雖然作家可能會涉足各種各樣的內容的作品,但是大體上在一個時期中會有一個主導的傾向。有的作家是終生都駐守著一種自己獨有的題材和風格。像魯迅先生的作品,深沉而辛辣幾乎自始至終地貫穿著他的所有作品。

其實,縱觀劉東的主要作品,從一開始就寫得深沉,觸角深入到社會生活中青少年領域的常常令人震驚的事件裏,挖掘出讓人思考的內涵。《轟然作響的記憶》一書中的許多篇章都給人留下了極深的這樣的印象。他的這種深入生活去寫青少年某種深沉的體驗和感受以至於連生命都無所顧忌的事件一直延續著,直到最近新創作的作品。這就像李清照的《聲聲慢》一詞裏的詩句: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

李清照寫黃昏中的高大的梧桐樹,是想襯托她心中的一個“愁”字。那個站立在根深葉茂遠遠看去給人以凝重和深沉感覺的梧桐樹下的遲落將是一個什麼結局呢?你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在小說結尾處是一個“死”字!

遲落是善良的,善良到寧可自己不吃午飯,把省下來的錢去買一隻可憐的即將被別人捏死的小麻雀。作者把小主人公刻畫得惟妙惟肖。

一個胖男孩手裏攥著一隻渾身光禿禿的小鳥。正是這小鳥的叫聲吸引了遲落。

遲落看著那隻小鳥,對那胖男孩說:“你這樣會把它捏死的。”

胖男孩想不到遲落會忽然開口,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白了遲落一眼:“它是我的鳥,你管不著。”

遲落說:“你能把它賣給俺嗎?”

胖男孩眨眨眼睛:“那好,你給我十塊錢,我就賣給你。”遲落把手伸進衣袋,有些猶豫不決。胖男孩說:“這可是隻高級鳥,名字叫,叫綠珍珠。等它的毛長齊了,至少值一百塊呢。”

遲落說:“可俺隻有五塊錢。”

胖男孩把鳥塞進遲落的手裏:“行,五塊錢就賣給你了。”天快黑的時候,爸才回來。爸瞟了一眼遲落手心裏捧著的醜鳥:“哪來的?”

遲落小聲地說:“俺用午飯錢買的。”

爸瞪起了眼:“啥?花五塊錢買了隻麻雀崽兒?虧你還是山裏長大的,沒見過鳥咋的?”

遲落沒吭聲。其實他早知道這隻是一隻麻雀崽兒,一聽見它的叫聲就知道了。

遲落給小鳥起了一個名字叫“黃責香”,這是他的一個女同學的名字。遲落是不幸的,母親出走跟著別人跑了,

父親為了尋找老婆外出打工,為了這個目的讓兒子失學學做小木匠。遲落是可憐的,如同那隻小麻雀一樣可憐!他同情小麻雀,可有誰來同情他呢?恰恰就是作者的這一構思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

遲落明白了,要想讓麻雀喜歡就要把它放回大自然去。為了能認出它來就在它脖子上係了一根紅絲帶。他哪裏知道就是自己這根紅絲帶害了“黃貴香”,把它變成了一個孤獨的異類。最後他為了解開這紅絲帶,便從高高的樹上重重地跌落下來:遲落仰麵躺在地上,眼睛裏最後看到的是一片湛藍的天空和天空中一隻不再孤獨的鳥。

小鳥自由了。可小說的主人公呢?作者並沒有在小說的結尾十分明白地說遲落死了,隻是說他“眼睛裏最後看到的是一片湛藍的天空和天空中一隻不再孤獨的鳥”。但是“最後”兩個字又似乎點明了他的死的結局。這結局是如此沉重,沉重得讓人久久難以平靜!

《金魚》裏有兩個主要人物,一個是林紛,一個是陳飛。朋友之間的交流給了林紛一種不祥的暗示。她為了轉學得不到母親的理解,處於十分孤獨無奈的境地。她的處境和《鳥兒在天上》的遲落一樣身處離異的家庭。最後她在絕食中也悲慘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雨後的天氣很清新,讓人精神很振奮。四十多人的隊伍很快就在跑道上拉成了一條斷斷續續、粗粗細細的鏈子。體育老師捏著秒表站在跑道邊上大聲地吆喝著。最前麵的人剛剛跑到第三圈的時候,隊伍當中突然有人無聲無息地倒下了。那是女生林紛。

17歲的林紛倒下去之後,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讀者在閱讀這篇小說的時候,同樣也很難想到,林紛會突然死去。這一結局是突然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作者特別點明了女學生的年齡是17歲,更促使人同情她的遭遇。小說寫了林紛的死,但它所揭示的生活深處的症結卻是極其深刻的。

劉東的作品大多深含著這樣的特征,即揭示生活裏的一個或幾個症結和痛點。著名作家王願堅在談到優秀短篇小說的特征時說:“文學作品的分量是沒法上秤稱的,但是,有時候會讀到這樣的作品:放在心上掂一掂,覺得沉甸甸的,似乎特別重……”

“沉甸甸的”,這是劉東作品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這一特征決定了劉東作品的存在意義,也決定了它的價值。

細雨綿綿萬物生

作家有了好的主題和構思,隻是作品成功的一半,因為要把自己要想說明的主題和構思展現在讀者麵前,同時還是極其活潑生動的展示,那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一篇或一部小說作品的成功,是由多個因素形成的。這些因素中,人物形象的刻畫是重要的環節。

人物刻畫的成功依靠什麼呢?這要靠作者捕捉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要捕捉到這一特征是靠作者對人物的理解來決定的。對人物思想和性格挖掘得越深,人物就越活靈活現。這是其一。

寫好人物還要依靠故事情節的烘托。有了錯綜複雜的故事,通過這些情節顯示出人物的處境和他的思想的形成,會促使人物性格的形成,促使人物站立起來。這是其二。

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生動還要靠生動的語言描繪,因此,語言是刻畫人物的重要一環。這是其三。

其四是要努力去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寫出他的合理的、真實的、符合情節需要的心理狀態。

應當說,劉東在捕捉人物性格特征上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正是作者對他要寫的人物的深刻理解,所以他在刻畫人物的時候就運籌帷幄,做到了高屋建瓴。

《我的野蠻女同桌》是劉東新作中一篇十分優秀的短篇小說。說它優秀主要是小說中寫了人間的一種美好品德。在兒童文學中,寫同桌的小說已經很多了。大多數作家寫的同桌都是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一些矛盾衝突或者誤解,劉東也不例外。如果劉東仍然延續這種平平的故事寫法就很難有所突破。這篇小說作者在人物性格刻畫上下了極大的工夫,從而使小說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主人公的名字叫沈惟一,是個十分獨特倔強的女生,和她坐同桌的是性格溫和但不努力學習的男生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