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掛滿問號的世界
二加二為什麼等於四?
在正文開始以前,先講一個故事外的故事。
愛迪生八歲的時候問老師!“二加二為什麼等於四?”老師罵他搗蛋——二加二當然等於四麼!就是這個對二加二等於四也要問一個為什麼的愛迪生,終於成了大發明家。當時世界上隻有煤氣燈。一八七八年,三十一歲的愛迪生宣布他要想法發明電燈。這個消息一傳出來,紐約和倫敦的股票市場上,煤氣公司的股票馬上暴跌。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隻要愛迪生想幹,什麼都能發明出來。現在既然愛迪生要發明電燈,那麼煤氣燈就必將被淘汰!
愛迪生的實驗室,被人稱為“發明工廠”。他發明了自動電報幫電機、留聲機,白熾燈,電話……愛迪生為什麼能獲得一千多項發明創造的專利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對什麼都要打上幾個問號。為什麼是這樣呢——要是不這樣呢——為什麼不是那樣呢?
一個孩子怎樣才能獲得所有的玩具?
“外公,你為什麼不愛玩具?你一生出來就不愛玩具嗎?”七歲的小張巍仰著他的大腦袋。他的身子卻挺瘦。整個人看上去活象一個大問號。
外公俯下身來,隻是對他笑笑——他的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如果每個問題都要回答,那老外公可受不了嗬!
“外公,你到別的櫃台那兒去轉轉吧。過幾個小時再到玩具櫃台來接我。”
“巍巍,哪有那麼多櫃台可看的?”
“百貨公司有三層樓麼!你一層樓一層樓地走,慢慢地走。你再一個櫃台、一個櫃台地看,慢慢地看麼。”
“那外公不累死啦?外公一小時以後就到玩具櫃台來接你。”
“不!一個半小時!”
這是小張巍和他的老外公每星期天一次的討價還價。張巍從七歲到十歲,每星期天都讓他外公帶他到上海百貨公司的玩具櫃台那兒,然後他一個人在那兒待上一兩個鍾點。他站累了就蹲在玻璃櫃台前看裏邊的玩具,蹲累了再站起來看買玩具的人試著開小汽車嗬,小手槍嗬,小火車嗬、小輪船嗬……有時候會有個顧客拿著一個玩具找營業員,說這隻玩具我拿回去一看,不靈!有毛病!不信你看看。營業員就開始拆看這個玩具。這時,張巍的兩隻眼睛就象兩枝發火槍的槍頭似的閃著光,緊張地盯著營業員拆,裝玩具。嗬,這個馬達為什麼這麼裝?這個齒輪為什麼安在這兒?為什麼……
張巍四歲的時候就愛鼓搗玩具——直升飛機為什麼要上了發條才能飛?慣性汽車為什麼要推幾下才能開?“巍巍,你怎麼又把好好的玩具拆了?”外公說他了。“外公,我會裝!”張巍說著兩手呼啦一下把拆下的玩具零件堆在一起:“我這不是裝好了嗎!”
張巍十歲的時候終於能把上海百貨公司玩具櫃台的各種玩具的性能,特點、差別說出來,就好象他擁有所有的玩具似的。一個孩子怎麼能獲得所有的玩具——在玩具櫃台前掛上一大串問號,再摘下一個個問號。
搞科學發明有什麼秘訣?
“舅舅,你給我做一輛搖控汽車。”
“巍巍,第一,我沒時間。第二,你自己做出來的東西你才更喜歡。第三,搞科技,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由大人包辦,隻有自己動手才能學到本事。第四麼,買這些零件要二十元錢呢!”
辛勞的舅舅以為這二十元錢足以把三年級學生、九歲的張巍嚇退了。誰知道一個星期後張巍又來纏他了。“舅舅,我有二十元錢了!我寫信到常州讓爸爸媽媽寄來的!”
張巍的舅舅在上海一個區的少年宮輔導五,六年級的學生搞科技活動,當時正好放暑假,好吧,就讓巍巍天天上科技組來學點本事吧。
“舅舅,我今天做啥?”張巍每天一到科技組,總要一本正經地問的。雖然人家都是五、六年級的學生,雖然他不是科技組的正式成員。他筆挺著身子,盡可能“長”得高一點,他放低聲音說話,盡可以顯得大一點。
“你先學砂棱吧。”舅舅說,“砂兩下要看一看,比試比試,否則就會砂壞的”。
張巍一邊砂棱,一邊想象著自己已經是個很能幹的大孩子了,很快就可以做搖控汽車了。他還要做單晶管收音機,半導體收音機……以後嗬,做個收音機是小意思了,三下兩下就做完了……啊呀!砂兩下要看一看,比試比試。刀舅舅這話給忘個精光了!糟了,棱砂得太多,短了!
“你看!我說的話你怎麼不聽!這個棱不能用了,又得重新開料!料也費了,時間也費了!幹一件事就要紮紮實實的,否則什麼也千不成!”舅舅大聲嗬斥著。
張巍驚恐地望著舅舅,嚇得不敢說話,隻是不住地眨巴他那對大眼睛。舅舅說話,他筆直地站著,乖乖地聽著。他支起耳朵,仰起頭,他那細細的脖子艱難地撐著他的大腦袋。他整個人象個一動不動的大問號似地杵在那兒了。他在想什麼?他明白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