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將軍歸來(2 / 3)

金冠公子走上前去,問道:“老人家今年高壽?”音色如人一般,溫柔輕柔。

大娘抬頭看了看,經過了幾年的動蕩,百姓們對俞家軍簡直視為天神,見眼前小夥子也身穿兵服,趕緊回道:“老婆子我今年,七十有三了。”

“老人家好硬朗。”金冠公子歎道:“人到七十古來稀,大娘這個年紀本應是兒孫繞膝,享受天倫之樂之際。卻因外族侵略,家園被占,連年戰火,流離失所。”

他聲線親和,麵色有愧,尤其在說到最後一句之時,聲音略微哽咽。

介時,人群中也有低低抽泣聲傳來。

忽然,金冠公子仰頭,眸中閃過一絲堅毅,聲音依舊溫柔,卻堅定無比:“連年征戰,虜禍肆虐,鐵騎踏處,便成修羅地獄。孤王雖不敏,唯願以天下蒼生計,守我鐵桶江山之門戶,護我萬萬黎庶之平安!”

俞將軍大概沒想到金冠公子這番話,稍微愣了一下,但是很快便回過神,單膝跪下,向他叩頭道:“二殿下所言極是,有秦王,二殿下,六殿下,是吾等之福,百姓之福,天下之福啊!”

金冠公子趕緊伸手去扶:“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連父皇之命將軍尚且不用在意,何況我一個小小的藩王乎?更何況此次出征將軍為主將,我兄弟二人不過是副,一切還以將軍為重才是呐。將軍此行,東陽斷斷不敢受。快快請起。”口中說詞,但麵前卻還是一副安之若素,絲毫不見惶恐。

人群中開始議論紛紛起來:“二殿下,是秦王的二子嗎?”“廢話,要是前十年估計你家門口躺一個花子都有可能是前朝的殿下,如今已是天下大定,除了秦王的兒子,還有誰敢稱殿下的。”“哎呀…原來是二殿下啊。”……

諸如此類的議論不一會兒就紛紛傳來,俞將軍幹脆也直接回身向人群宣布:“此乃我朝二殿下——東陽王。”說罷又指向白馬上那個身影:“還有六殿下——。”說到此聲音戛然而止,忽然想起秦王目前隻對太子,二殿下,四殿下封了爵位,其他幾位並未加封,其中也包括六子。

好在百姓並不在乎這個,剛剛東陽王對老大娘說的話他們也聽的一清二楚,對於剛剛經曆過浩劫的普通百姓來說,吃飽穿暖不敢想,隻要不再戰火四起,不再死人,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現在,聽到東陽王的保證,竟像有些不相信似的,麵麵相窺,隻是覺得眼前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白臉,有沒有那麼大的能耐。關顧再三,竟又把目光投向俞將軍,比起名不見經傳的小王爺,他們更相信眼前這位鐵血漢子。

見此,俞將軍也有些尷尬,隻是他性情爽朗,加上襄陽一直隸屬他的管轄,並未多想,便笑道:“東陽王剛剛所言極是,有秦王這樣的好皇帝,以後百姓們再也不用擔憂,隻管好好過日子,將來日子會越來越紅火的。”

話音剛落,人群中爆出一陣歡呼:“大將軍,大將軍,大將軍,大將軍……”偶爾前麵有幾個叫東陽王的聲音瞬間被淹沒,隻剩一聲高過一聲的歡呼,震耳欲聾。

東陽王嘴角稍稍僵硬片刻,轉瞬即逝,接著,跟著眾人一起笑了起來,在大家的歡呼聲中,與俞將軍一起上馬,繼續前行。

不過這一幕,卻並未逃過那雙頭盔下的眼睛,美目浮起一絲冷笑,雙手攥緊,拉著韁繩,“啾”的一聲,那匹光亮的大白馬也跟著跑了起來。徒留下,激情高漲的人群還在原地一邊目送他們,一麵高呼。

很快,人群便消失在了眾人眼中,就連原本清脆悅耳的馬蹄陣陣也因為這持續不落的歡呼淹沒其中。街頭巷尾熱鬧一片,眾人這才想起自家挎籃子裏有為將軍準備的土產物品,卻因過於驚喜忘了,不過這巨大的喜悅很快便讓人忘記了這點小小遺憾。

史書《大秦傳》中有記:公元前344年,秦王李曄滅羌,侗後,建都永安,立國號:大秦。立長子李乾為太子,駐守永安。次子李陽,封地膠東一帶,封號膠東王,又因名諱為陽,俗稱東陽王。三子李勝,封地山陰,為山陰王。四女,五女分別為駿安公主,承安公主。其餘數子,因年幼,暫不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