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範仲淹跪拜“一字師”

範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做過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既是個文臣,又是個武將。他在幼年時代就立下大誌,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他虛心學習,不恥下問,晝夜誦讀詩書。到了成年仍然保持謙虛的襟懷。

有一年,範仲淹在浙江桐廬做官時,因為十分敬仰崇拜嚴子陵,他特地為嚴子陵建造了一座祠堂。嚴子陵是東漢初年人,跟劉秀是同學。劉秀做了皇帝以後,就召嚴子陵到京城去做諫議大夫,他不肯,隱居在富春山。相傳嚴子陵經常在富春江邊上釣魚,因此祠堂就造在釣魚台旁。

範仲淹為嚴子陵寫了一篇記,其中有一首讚頌嚴子陵的詩,詩中寫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yāng,水深廣的樣子),先生之德,山高水長。”詩寫成以後,範仲淹就把這首詩拿給至交好友李泰伯看,並讓他提出批評意見。李泰伯讀後,再三歎服,然而覺得意猶未盡,他站起來說:“先生的詩是一首好詩,先生的文章一旦傳出去,必定名聞於天下,我想冒昧地改動一個字,使它白璧無瑕。不知先生意下如何?”當時,範仲淹已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給這樣一個人提意見,李泰伯實在有點兒誠惶誠恐。

範仲淹聽後,肅然起敬,馬上站了起來,拱手說道:“是哪一個字,快請說出來。”李泰伯說:“‘雲山’‘江水’等詞句,從內容上說,十分宏偉開闊,博大奔放;從用詞上說,極有氣派,又與嚴子陵的居住環境吻合,白璧無瑕、韻味無窮,然而下麵用一個‘德’字接著它,似乎顯得局促狹隘且淺白了,換個‘風’字怎麼樣?”

範仲淹此時似乎凝住了呼吸,聚精會神地聽著,聽罷頻頻點頭,連聲稱“妙”,說罷他又低低吟誦一遍:“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果然味道與“德”字大不相同,改用“風”字既包含了“德”的含義,又有“風傳千裏”,“風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嚴子陵的高風亮節,反映出他對嚴子陵的崇高敬意。想到這裏,範仲淹對李泰伯佩服不已,嘴裏說著:“太好了,太好了,真是高見。”說著就要跪下來拜謝李泰伯,李泰伯一見,慌忙扶起範仲淹,並說“不必,不必”。

範仲淹虛心聽取別人對他的詩文的修改意見,寫文章常常字斟句酌,因此才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樣千古傳誦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