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毛澤東虛心接受批評的故事

在中國革命的漫漫長途中,毛主席一貫主張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他自己就是謙虛的典範,這也正是作為一個領袖的偉大之所在,這裏謹向讀者介紹毛主席虛心接受意見的幾個小故事。

爭吵以後的啟示

1959年4月裏的一天,毛主席正主持一次會議。在講到黨內民主生活時毛主席說:我這個人也有舊東西,比如有一次,我的弟弟毛澤覃和我爭論一個問題……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接著補充說:“這個人已經在江西犧牲了。那次爭論,他不聽我的,我也沒有說服他,就要打他。他當場質問我:‘你怎麼打人?’事後,他還在一些人麵前講我的閑話,說,‘共產黨實行的是家法,還是黨法?難道我不同意他的意見就打人?如果實行家法,父母親不在,他是哥哥,也可以打我……’”

這段兄弟之間爭吵的往事,已經過去許多年,當年聽毛澤覃談過這事的人,把它作為家常事,根本沒放在心上。但毛主席卻記在心裏,在二十年後還把它提到反對家長製領導的高度來檢查,教育黨內不能搞家長製領導,要實行民主集中製,對人民對同誌不能壓服,隻能說服,要以理服人。

這是天大的好事

1940年秋天的一個上午,楊家嶺前麵的山路上急匆匆地走來十幾個人。他們是陝甘寧邊區留守兵團的領導和所屬部隊的幾位負責同誌,來到楊家嶺,要求見毛主席。原來,由於我們部隊的一些同誌沒有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受到駐地群眾的批評,這些同誌想不通,埋怨地方黨組織對群眾教育不夠,要求向毛主席彙報。

毛主席聽說這些同誌來了,就說:“趕快請各路諸侯進屋來談談。”聽了大家的意見以後,毛主席說:“我看這是天大的好事!”大家一聽都愣住了。毛主席接著說:“開天辟地以來,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氣,受當兵的欺侮,他們敢怒而不敢言。現在他們敢向我們提意見,敢批評軍隊,這是多麼了不起的變化啊!這說明我們邊區的民主已深入到群眾中去了。……我看邊區政府民主建設工作做得很有成績。我們的軍隊有廣大群眾當老師,你們搞軍隊工作的就不會犯大錯誤了。邊區大有希望!”

有人罵了自己以後

1942年8月的一天,外麵下著大雨,陝甘寧邊區政府小禮堂正在開征糧會議。忽然一聲雷響,禮堂的一根木柱被劈斷了,出席會議的延川縣長李彩雲同誌不幸觸電而死。這件事傳出後,有的群眾說:為什麼雷沒有劈毛主席?

這話傳到毛主席耳裏,毛主席沒有叫人去追查罵自己的人,更沒有去抓什麼“反革命”,而是向幹部了解“罵”的原因。

原來,邊區政府下達的征糧任務重,群眾有意見,便借劈雷一事發泄不滿。毛主席知道原委後,立即指示有關部門將征收公糧任務從二十萬擔減至十六萬擔。這件事的處理,使黨群關係更加親近,毛主席在群眾中的威信更加提高了。

我不是聖人

1961年8月在廬山,有一天毛主席和在他身邊工作的張仙朋聊天,談起他的誌向,說他有三大誌願: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業,搞一年農業,搞半年商業,這樣使我多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我不當官僚主義,對全國幹部也是一個推動。二是要騎馬到黃河、長江兩岸進行實地考察。我對地質方麵缺少知識,要請一位地質學家,還要請一位曆史學家和文學家一起去。三是最後寫一部書,把我的一生寫進去,把我的缺點、錯誤統統寫進去,讓全世界人民去批評我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說到這裏毛主席歎了一口氣,又說:“我這個人啊,好處占百分之七十,壞處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滿足了。我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我不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