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一種有利於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氛圍

(1)加強師德教育。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江澤民同誌的《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以及《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有關規定,引導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諷刺、不挖苦、不歧視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師德建設要常抓不懈,隻有當這樣一種職業道德規範成為廣大教師深刻的教育理念和自覺的教育行為時,才能真正形成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和諧氛圍。

(2)關注教師自身健康。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許多源於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而教師的教育方法之所以不當,除了教育思想方麵的原因之外,往往還有教師自身心理的問題。因此我們也很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

(3)做好家教工作

①尊重每一位家長,做好家教工作,個案學生經常與家長聯係。輔導老師定期做談話工作,並多次與家長交流,獲得家長地支持。

②舉辦家教講座,請心理係教授給學生家長上課,提高家長素質,幫助家長學會與孩子溝通。

(4)形成心理健康氛圍。經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對於社會和廣大家長來說“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心理輔導”已不是陌生的名詞。學校要開辦“家長學校”,及時與家長取得聯係,得到他們的支持。加強學生思想品德評價及家庭行為評價,充分利用《小學生質量評價手冊》以及學校自己製定的《學生家庭行為評價》對學生的品德、行為進行形成性評價,這種評價來自於方方麵麵,有來自於老師的、家長的、同學的和自身的,對每個學生的評價就比較全麵,較好的避免了主觀、片麵的評價,很好地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

抓住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心理品質訓練活動

(1)自主規範的養成教育。素質教育在於養成習慣,一旦習慣養成就自然內化為素質。開展“磨練意誌”訓練當今獨生子女還有一個明顯的弱點就是嬌氣,不能吃苦,針對這一情況,要從小事、從身邊事做起,訓練學生的毅力和吃苦精神,倡導學生自己製定班規,確定自己在學校以及家中的勞動崗位。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2)倡導學生走出課堂,關注社會。通過科技展板、櫥窗、隊角、廣播、閉路電視普及科技教育,通過科技活動、環保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關注社會活動,融入社會,培養學生社會適應力。

①開展回收廢舊電池、廢舊報紙活動。開展回收廢舊電池、廢舊報紙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含義。同學們路上撿到的、家中用剩的電池、報紙都拿到學校,由學校統一回收處理,換來再生紙、作業本給同學們使用,同學們在回收工作中積極主動,有的班級還專門開了有關“節約能源”的主體中隊會;有的班級在板報中專門介紹了有關的知識。

②設立廣播站培養主人翁意識。設立廣播站培養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我是學校中一員,我要為學校做出自己的貢獻,使學生體會“我是彩小的小主人”的主人翁意識。各班推薦了好的廣播員到學校,組織了校紅領巾廣播站。報道學校、班級發現的好人好事,給大家講故事,組織廣大同學投稿,同學們在廣播中聽到了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感到親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