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學校心理谘詢不能離開課堂教學孤立存在。因此,我們要一手抓心理谘詢,一手抓學科滲透,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方位展開。為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我們要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教學各學科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滲透。
①優化課堂結構如果對學生進行訓練的主要渠道----課堂教學還是以傳統的說教式的麵目出現,就難以與學生溝通,勢必影響實驗效果。
我們要把活動滲透到語文、數學、品德、音樂、美術、自然等學科中。讓學生暢所欲言,從而達到消除學生不敢發言,不會表達,在公眾麵前膽怯的心理障礙。訓練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表達、思維、操作等能力。
②尋找訓練心理對應點現行的各種教材中有許多心理訓練對應點,我們的教師在教學時,及時挖掘、及時滲透,使訓練健康教育在各學科中得到落實。
在各學科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教學內容,設計德育教育的教學環節,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研究性學習等生動活潑的方式,適時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彩小”意識。例如:一年級《想飛的烏龜》一節課,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個人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又是也許會失敗,如果你遇到了這樣問題你會怎麼做?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談話中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③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發展。我們的教師要本著鼓勵、讚揚的原則,把對學生的心理訓練滲透到課堂的每一環節。如:給膽怯的學生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你能行”的暗示,讓他們戰勝自卑的心理,和同學們平等相處,以競爭、樂觀的精神麵貌參與學習。
(2)通過心理課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設置每周一節心理導向課,每位老師都要與一名學生建立“心理谘詢談話卡”,開設心理谘詢室,以此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們使用的教材很好,不但內容具體,可操作性也很強,但是我們認為,還是應該根據學校、班級的實際情況,有我們自己的特色更好。根據在谘詢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增設新的心理內容。如:“如何克服獨生子女的孤獨感”、“怎樣與別人友好的相處”、“經常與父母發生矛盾怎麼辦”等。使學生受到更全麵的訓練。在心裏導向課上力求打破常規授課的模式,力求解決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通過兩種途徑麵向少數學生開展補救性的個別輔導
(1)依靠專業力量進行個別谘詢主要是由心理係教授親自做輔導,對一些心理障礙較嚴重的孩子,需借助專業心理老師的幫助。
(2)開設心理輔導室我們持一種較為謹慎的態度,選取學習過有關心理谘詢知識的老師進行心理谘詢,同時每位教師,也都較固定地跟蹤一位學生,記錄在“個案追蹤”之中,及時了解或排解學生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心理危機。
(3)建立谘詢檔案每位老師都要與一名同學建立谘詢關係,定期對學生進行調查、交流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行為習慣、性格特點,針對學生主要問題定期與學生進行交談,並紀錄談話內容,以便長期跟蹤調查。我們要將老師的跟蹤紀錄,裝訂成冊,建立了谘詢檔案,目的是為了老師長期跟蹤調查時,更方便、更加有的放矢地做好谘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