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學生的陽光心理教育指導
近十多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社會環境也日趨複雜。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衝擊,也波及到了校園,波及到了學生。加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家庭的寵愛、社會的寵愛等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增多,其中存在心理異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學生已占了不小比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則起主導作用,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麵,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學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小學生健康心理輔導課多以班級為單位,麵向全體小學生授課。教學輔導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學科知識的係統講授,而在於預防心理疾病,促進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展,全麵提高心理素質。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應特別重視小學生的參與性和活動性,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小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於參與和活動之中。
(2)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小學生健康心理的結構是多元的,是由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誌因素和人格因素構成的多係統、多側麵、多層次和多級水平的開放性的結構係統,因而小學生健康心理的輔導不僅是健康心理輔導課的任務,同時也是所有學科教學的共同任務。每一學科都要根據本學科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特點,有目的、有意識地充分發揮健康心理的輔導作用,即預防心理疾病,維護心理健康,促進健康心理各要素全麵和諧地發展。
(3)與班隊會和課外活動相結合。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充分地接觸小學生,通過談心、交流,深入小學生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了解其內心體驗和煩惱;把握小學生在不同情境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傾向,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班隊會。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如主題班會、講演會、故事會、詩歌朗誦會、學科興趣小組活動、少先隊活動及各種形式的文娛體育活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調整與輔導,養成良好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
(4)建立心理輔導室進行個案教育。心理輔導室由專職教師負責,持證上崗。心理輔導室的環境布置要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和適合兒童的特點。對輔導的對象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做好記錄,盡量讓所取得的資料詳實。同時應向學生傳授一些簡單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如:學會放鬆,讓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聽音樂、體育鍛煉等方法調節;學會傾訴。讓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找老師、長輩、親友談心,找人傾訴,或者通過寫日記的形式,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學會行為改變,引導小學生在認識上分清良好行為和不良行為,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不良行為進行訓練、進行塑造達到良好行為養成和強化之目的。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素質教育總體結構中的奠基性工程。可以說,沒有健康的心理,一切形式的素質教育都是無從談起的。
抓住主線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所謂“兩條主線”,一條是指麵向全體學生開展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輔導,一條是指麵向少數學生開展補救性的個別輔導。所謂一個“氛圍”,使指努力營造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氛圍。
通過兩個途徑,麵向全體學生開展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輔導。
(1)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不能使每個學生的心理都得到健康發展,關鍵在於能不能給他們創設一個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教育環境,營造一種和諧的教育氛圍,而能不能使每一位教師都自覺地在工作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鍵則在於能不能有效地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使教師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