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間斷地實時監控

實施這一條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室裏四處走動。當學生在做作業時,在教室裏巡回走動,檢查他們做的情況。

有經驗的教師會在學生開始做作業兩分鍾後對教室進行巡視,看是不是所有學生都開始做了,都在做該做的事情。延遲兩分鍾是很重要的,因為學生已經做出了一兩道題,或寫完了幾個句子,這樣你就可以檢查是否正確。對於需要幫助的學生,教師應提供個性化的輔導。

那些還沒怎麼開始做的學生會因為老師走到跟前而加快速度,而開小差的學生也會被其他同學提醒。除非教師發現了共性的問題,否則,教師不要打斷全體學生,不要進行集體指導。

創設合理的課堂結構

課堂中的紀律狀況往往與教師給學生的形象、威信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等密切相關。別看小學生年齡小,可“心眼”還挺大,為了維持紀律和進行課堂管理,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在各個方麵的素養水平,熱愛本職工作,對工作充滿信心,情緒飽滿地投入教學,熱愛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師生的關係,並注意有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結構,這是管理課堂紀律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要花大力氣認真細致地進行教學設計,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情緒穩定,安全感強,教師要用學生喜歡的方法,教學藝術性和愉快的情緒,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感染學生,減少學生的背離性,避免課堂秩序的混亂。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既要以學生的需要、興趣為前提,也要考慮教學內容的性質。不能為了紀律好,而脫離教材的內容去講一些笑話之類的東西。課堂常規也是課堂情境結構之一,因為必要的課堂常規可以起到安定情緒的作用,學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聽講的學習活動上。教師還應該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和神情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合理豐富多采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總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通過課堂紀律管理,可以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創設一個最佳的教學環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