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學生遵守紀律的重要性

紀律是一種規則,是指要求人們遵守業已確定了的秩序、執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職責的一種行為規範,是用來約束人們行為的規章、製度和守則的總稱。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都有維護自己利益的紀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個工廠如果沒有勞動紀律,工人們各行其是,這個工廠就會亂亂糟糟,生產就會陷於癱瘓。一個城市如果沒有交通紀律,居民們在街上隨心所欲,你騎自行車亂闖紅燈,我駕汽車橫衝直撞他步行隨意穿越馬路,那麼這個城市的交通狀況必然是一片混亂,交通事故帶來的不幸就會降臨在許多人的頭上。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紀律又是以約束和服從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產生了誤解,認為遵守紀律和個人自由是對立的,要遵守紀律就沒有個人自由,要個人自由就不該有紀律的約束。紀律和自由,從表麵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實際上卻是分不開的。遵守紀律,才能使人們獲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紀律,人們就會失去真正的自由。

凡是紀律,都具有必須服從的約束力。任何無視或違反紀律的行為,都要根據性質和情節受到程度不同的批評教育甚至處分,就是說,紀律是嚴肅的,它帶有一定的強製性。同時,紀律又需自覺遵守。隻有自覺紀律才是鐵的紀律。這是因為,紀律同法律、道德雖然同屬行為規範,但它們的作用範圍不同,紀律介乎於法律和道德之間。

紀律與道德的不同之處,在於紀律具有強製性的要求,但這種強製性又比法律弱些,而自覺性的要求則比法律強些。所以,遵守紀律還需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

紀律屬於道德的範疇。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紀律或無視紀律的約束,那就是沒有道德。一個人的紀律性如何,能夠直接反映出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對紀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且具有執行紀律、維護紀律的高度自覺性、堅韌性和堅強的意誌品質,才能經得住紀律的考驗,甚至視紀律比自己的生命還珍貴。

事實表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化素養的人,有著高度自覺的紀律性;而道德品質低下、沒有文化素養的人,往往是一個不能自覺遵守紀律的人。遵守紀律,就需要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從思想上認識到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增強自己對社會的義務感。同時,要自覺地遵守紀律,不論大事小事,凡是紀律要求做到的,就堅決去做;凡是紀律所禁止的,就堅決不做;在沒有人監督和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同樣遵守紀律,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使遵守紀律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

學校的基本紀律規範是為了維持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使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規範化、秩序化,同時也為了給廣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才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德智體諸方麵發展而製定的,這是每一個學生必須了解和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在校期間必須要按時參加教學計劃規定和學校統一安排組織的一切教學活動。注意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認真參加每一項活動。

校園是學校學生學習、生活及活動的重要場所。為維護校園的正常秩序,創造整潔、優美、安靜、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製定了相應的規章、製度、條例等管理辦法,這是對學生的生活、行為的紀律規範。學生必須嚴格遵守校內的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講究文明禮貌,注意公共衛生,不做違法違紀的事,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

以上這些行為準則,可以說是學生的學業道德規範,它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麵,對學生的行為起著導向調節作用。但是,這種作用隻有通過學生的行為自律才能得以發揮。

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掌握這些道德規範,把它內化為自己的道德需求,轉化方自己的自覺行動,這是學生行為自律的深刻含義之一。